基本药物制度本身是合理的,目前,全球156个国家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 我国在短时间内成功展开如此大规模的药物制度改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较短的时间内转换了机制,治理了以药养医的弊端,回归了公益性。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举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专家座谈会,10位权威专家就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及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专家们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制度设计方向正确,符合我国国情及百姓利益。 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是各国普遍做法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系统发展小组组长裴珊睿说,各国基于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合理使用、质量与安全三大原因来推广使用基本药物概念。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已经成为联合国衡量一国“健康权”进步程度的五个指标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说,目前19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已有156个国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向全体居民提供。对于我国来说,基本药物是针对我国疾病模式所遴选出的满足居民优先医疗需要的成本效果最好的药物。 自2001年以来,瑞典制定了一份大约包括200种药物的“明智清单”目录,供初级和二级医疗服务机构使用,用来治疗门诊和住院服务中80%的常见病;澳大利亚、美国也都分别制定了药品效益计划、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物目录;东欧国家也实施了药物报销目录或处方集,同时开展了较广泛的卫生体制改革。 对于我国实施了两年的基本药物制度,裴珊睿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展开如此大规模的药物制度改革,“政策初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药物平均价格大约下降了25%,公益性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