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药方”不靠谱,患者质疑“专家坐堂药店” “名头响当当的‘专家’所开的药居然不对症,而且一开就是一个月的剂量,导致我花了上千元的冤枉钱。”罗阿姨于是将此事反映给了记者。 罗阿姨说,事后她查阅中医的相关资料得知,中医讲求的是辨证施治,同一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症状表现,中医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阶段性地施药、治疗,“一般来说,不会一次性开出一个多月的药量”。 罗阿姨的这一说法,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江主任那得到了印证。江主任表示,根据患者的病情,他们一般情况下会开3到5天的药量,顶多开一个星期的。他说,患者服药后到医院复诊时,他们会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市内多家医院,几家医院的中医医生与江主任的说法大致相同。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对于药量,国家相关法律有严格规定。 据了解,国家《处方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根据该办法,若未按照规定开具药品处方的,卫生行政部门将给予当事医师警告,或者责令其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还会吊销其执业证书。 了解到这些信息,罗阿姨对“刘教授”在药店“坐诊”的一系列行为产生了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