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国家对部分感冒药限售 6类药品须凭处方购买

2012-12-18 10:30| 发布者: 舒云| 查看: 91| 评论: 0|原作者: 李松涛|来自: 中国青年报

摘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对氯雷伪麻缓释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那敏伪麻胶囊、扑尔伪麻片和复方布洛伪麻缓释片的说明书进行了核准,并于日前发布。按照修订后的说明书,这6类药品从非处方药变成处方药。

  在数起毒品案件后,含麻黄碱药品被一步步限制销售。

  “现在把单位剂量在30mg以上的含麻黄碱药品改为处方药,降低了犯罪分子用来制毒的可能。”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些药品改为处方药后,获得的难度增加,而如果用30mg以下的药品进行提炼,生产成本又会大幅增加。但是,如果还是有人要冒这个险,那就很难有办法控制了。

  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可能并不会有实质影响。“以前是非处方药,主要在药店销售,大家的竞争很激烈,价格会不断压低,现在变成处方药,主要在医院销售,价格反倒有可能稳定下来,药厂的实际销售额可能并不会降低。”一家药厂的工作人员说。

  但是,对那些需要这些药品的普通患者来说,这意味着越来越不方便。很多人有疑问:用了多年的感冒药,有必要这么限制吗?

  在孙忠实看来,对部分含麻黄碱的药品进行严格管理,从社会影响上来看是好事,但从患者的角度来看,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在国内循证药学权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伶俐看来,将这些感冒药转为处方药管理可在流通环节对制毒渠道进行遏制,方便对此类药品的流向进行监管,一旦出现异常,司法机关可及时采取行动。

  “我完全赞同国家药监局对此的态度和举措。”张伶俐说,我国2000年开始实施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百姓对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常见病的自我治疗,但必须明确的是,药物风险管理因思考角度不同,风险可接受程度和范围也不同。比起麻黄碱类药品可制造冰毒的严重潜在风险,国家严格监控管理这个药品的销售,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似乎将含麻黄碱药品转成处方药管理更有效果。张伶俐告诉记者,2006年美国联邦司法部对含麻黄碱药品做出限制销售之后,冰毒不良事件仅在起初得到控制,之后急剧增加,从2007年的6095件增加到2010年的11239件。但美国的俄勒冈州将伪麻黄碱恢复为处方药后,冰毒实验室事件从2005年的190件减少到2010年的12件。密西西比州在实施同样做法后,非法生产冰毒数量大幅降低。

  “目前,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密苏里、内华达、俄克拉何马州和田纳西州也在考虑是否将其划入处方药中。”张伶俐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