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待因镇痛剂在我国使用的情况如何? 可待因属于阿片类药物,是来源于鸦片原料罂粟中的一种成分。可待因是一种甲基吗啡,进入人体后,约15%经脱甲基变为吗啡。医疗上,它和吗啡的作用有一定相似性,可用于止痛。此外,可待因也是止咳药中常用的一种成分。 可待因是被联合国列入麻醉品管制的十种成瘾性较低的麻醉品之一,任振宇表示,无论在镇痛还是止咳功效上,可待因比吗啡都相对弱一些,“可待因的镇痛效果大概相当于吗啡的1/10,止咳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4。” 正是基于可待因这种“什么都是弱弱的特性”,任振宇说,目前可待因作为镇痛药在临床上已经不常用。更广泛的应用是在止咳药领域。 可待因是如何起到止咳作用的?任振宇介绍,我们脑干部有一个“咳嗽中枢”,叫做延髓,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司令部,所有咳嗽的动作反应指令都从这里发出,可待因可以抑制这个咳嗽中枢,让咳嗽的动作无法行使,进而达到止咳的目的。 这决定了可待因作为止咳药,只能起到暂时抑制的作用,而没有治疗咳嗽的作用。所以,可待因类止咳药只适用于缓解干咳、剧烈和频繁的咳嗽。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有痰的咳嗽,切不可服用可待因类止咳药。这种止咳药会让你的咳嗽反射消失,而痰本身是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其中有很多感染微生物坏死的细胞,这些废物一定要排出来。用了止咳药,咳嗽没了,这些废物排不出来,反倒会引起炎症扩散,不容易治愈。如果只是干咳,可以用点止咳药缓解一下,但如果有痰,建议使用化痰的药物,以便使痰液变得稀薄,容易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