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历时两年确定新增社区药品报销目录 扩大社区用药医保目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北青报记者昨天了解到,此次社区医院新增的224种医保报销药品,是经过相关部门和医学专家调研论证了两年才得以确定的。 据了解,市人力社保局在本市管理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为医院目录和社区目录。医院目录适用于医保各级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报销药品2510种,又称为大目录;社区目录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报销药品1211种。大目录定期进行调整,第一版2001年出台,2004年、2009年国家相继出台第二版和第三版目录后,各省市都进行了相应调整。每次调整,北京都要相应地对社区药品目录进行调整。 近年来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加大,百姓到社区就医意愿不断增强。但部分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只能在大医院开药才能报销,社区居民为此又回流到大医院。因此,参保人员强烈希望进一步增加医保社区药品目录报销品种,把部分在大医院才能报销的药品“下放”到社区。 自2011年8月起,市人保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确定的社区用药目录调整原则、内容,组织进行了社区药品目录调研工作。市人力社保局组成了社区目录调整工作小组,由局纪检监察处派人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通过下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了社区卫生机构和医药专家的意见建议,了解社区机构和群众用药需求。 由于药品管理专业性强,市人力社保局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先后4次请大医院、社区药学专家和临床专家,特别是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相关药品逐一筛查和论证,确定调整范围和品种。在工作期间实行封闭办公,专家从医疗保险专家库内提取,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目录调整,保证了目录调整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 最终,社区药品目录得以扩容。在保持社区药品目录相对连续与稳定的基础上,新的社区目录重点增加了治疗八类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药品,特别是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 像氯吡格雷这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临床价格高,对医保基金承受压力大,但人保局本着“将方便留给百姓,将困难留给自己”的原则,此次将其纳入社区药品目录,方便了参保群众社区就医用药。又如紫杉醇注射剂,这是一种治疗乳腺、卵巢癌等病症的化疗药物,虽然目前使用的范围不小,但考虑到此类药品副作用大,使用后需要医院随时监测,一旦出现反应还要进行辅助治疗,社区医院的抢救措施还无法到位,所以像化疗类药品此次并未放入社区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