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男女老少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341期]慢性胃病,小心发展成胃癌 2014-4-9 09:57
导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医学专家调查发现,20至40岁的人中间,仅有47%的胃黏膜比较正常。可怕的是,很多患胃病的人觉得胃病只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胃痛就盲目吃药止痛,直到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才去医院看医生,然而此时部分慢性胃病已发展成胃癌。胃癌的早期症状一般并不是十分明显,往往被人们当作“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不予重视,从而耽误早期诊断,有些胃癌患者一发现已是晚期。为了健康,慢性胃病患者应该科学用药,定期检查,防范其癌变风险。

哪些胃病可能癌变?

1、肠上皮化生:在胃黏膜上发现肠腺上皮,就是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有小肠型和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分化好,与胃癌无直接关系;大肠型分化差,与胃癌关系密切。对中老年人出现的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且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时,经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应定期胃镜检查。一旦发现可疑癌变,就应及早手术。

2、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与胃癌关系较密切。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重度已疑似癌变,需严密观察。

3、慢性萎缩性胃炎:比较容易发生癌变。辛辣食物、浓茶、咖啡、酗酒、进食狼吞虎咽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诱发或加重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癌变。因此,平时应注意避免这些刺激因素。患者最好可以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4、胃溃疡:有大约5%的胃溃疡病可发生癌变。因此,有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原来的胃痛节律消失或加重,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体重减轻,日趋消瘦,不明原因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者。

5、胃息肉:本病是胃的良性瘤,少数也有癌变的可能,尤其多个息肉及息肉大于2厘米者更易癌变。因此,一旦发现胃息肉,应立即做手术切除以绝后患,因故不能切除者,当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出血时应立即检查。

6、残胃:少数人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后留下的残胃,可因炎症、黏膜萎缩、营养缺乏等因素而发生癌变,但这一般要在手术以后多年才发生。因此,在胃手术5至10年后,如有条件,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对突然出现上腹疼痛、呕吐时,更应及时检查。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因此,有以上六种胃病者更应提高警惕。

胃病防癌十五招

对于慢性胃病癌变的预防,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三科主任郭喜军,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防止胃病癌变的十五个妙招:

第一招:心情舒畅。调查表明,家庭失睦、精神紧张等,都会造成大脑皮层与内脏功能的失调,从而成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基础,这与中医“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忧伤思虑则伤脾”是一致的。所以精神调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平日要保持情绪乐观,心情开朗舒畅。

第二招:劳逸结合。劳逸结合,历来为我国养生家所提倡。较轻的胃病病人是可以进行适当运动和劳动的,因为适量的运动可以使血脉流通,加强胃肠的运动功能,帮助食物消化。运动的形式以散步和打太极拳为好。但不可过劳,避免运动过量和大汗淋漓,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不适合于胃病患者。对较重的胃病病人更要注意休息,尤其要注意适时的卧床休息,尤其是饭后卧床休息一会为好;时间可为30分钟到一小时。卧床的姿势应以略微弯曲的侧卧,一般以右侧卧位为好,一来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二来胃通向十二指肠以及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右侧卧有利于胃肠道内容物的顺利运行;再者右侧卧时肝脏流经的血液多,对食物的消化、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药物的解毒及肝脏组织本身的健康都有利。当然,有胃食管反流或饭后卧床出现不适症状者,不可强求卧床,可于饭后静坐一会再活动。

第三招:戒除烟酒。统计表明,每日吸烟20支以上的人,有40%会得胃窦炎;每日吸烟10支的人,20%~30%会得胃窦炎。而酒对胃黏膜的伤害比烟还大,长期每日喝烈性酒100~150毫升的人,胃窦炎发病率高达60%。因而戒除烟酒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四招:忌浓茶、咖啡。饭前、饭后大量饮用,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饮用过浓、过量,会使心跳加快,兴奋不安、失眠,影响胃病患者尤其合并有神经衰弱者休息和恢复体力。咖啡因能刺激胃酸分泌,有溃疡病的病人饮用能引起溃疡病加重,出现疼痛、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险。茶中含有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等结合,影响三者的吸收,严重者可引起贫血。

第五招:忌生冷、油腻。忌食生冷的食物,如冷饮、生菜等;水果可以吃,但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气候季节决定,水果宜榨汁加热喝,或蒸熟吃。忌食油腻的食物:一般胃病患者,鸡鸭鱼肉可以吃,提倡清炖,忌煎炸熏烤。

第六招:忌辛辣食物。 如:辣椒,生姜,生葱,生蒜;辣椒对胃黏膜损害较厉害,据动物实验观察,0.3g辣椒能促进大白鼠的血液循环,0.5g辣椒就会立即造成大白鼠胃黏膜大面积糜烂。有些人将大蒜当作胃肠道杀菌剂或防癌佳品,但生大蒜吃的过多也可造成急性胃黏膜的糜烂。

第七招:忌空腹喝牛奶,酸奶。忌空腹喝牛奶,必须吃早餐,睡前不加餐。酸奶虽好,但不适合所有人,胃酸患者请尽量避免。

第八招:食物要软,避免坚硬。提倡食用米粥,细面条,鸡蛋羹,易消化的蔬菜等;不宜食用玉米,花生米,硬米饭,烙饼,包子,饺子,粽子,月饼,汤圆,红薯,甜食,韭菜,芹菜,蒜苗等。

第九招:进食不宜过烫。

第十招: 注意保暖。胃紧贴腹壁,若腹部受寒,可反射性刺激胃及血管收缩,加重胃功能紊乱。在季节交替的冬春和秋冬之交,胃病患者更应该注意保暖。

第十一招: 忌暴饮暴食、饮食无常、饥饱无度。

第十二招:忌擅自服药。严格按照医嘱,按规定服用某些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激素、抗生素等药,常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引起胃病发生。若必须赴上述药品,尽量在饭后。

第十三招:中药治疗。临床观察中药对治疗胃癌前病变确有疗效。我们在数万例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创立了“浊毒学说”,认为胃癌前病变与浊毒关系密切,采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并研制出一系列的纯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第十四招:定期复查。对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要定期做胃镜及病理复查:一般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复查1次,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复查一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第十五招:常吃两种养生粥和五种抗癌食物。两种养生粥:①百合薏米莲子粥(取适量百合,薏米,莲子和大/小米煮软煮熟,即可食用)。②百合粳米莲子粥(取适量百合,粳米,莲子和大/小米煮软煮熟,即可食用)。

五种抗癌食物

1. 山药。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2.扁豆。这类食物多吃能增强免疫力、具有抗胃癌作用。

3.菌菇类。这类食物包括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以及木耳。科学家发现,食物中许多菌菇类都含有抗癌物质,能起防癌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体也是一种抗癌的有效物质。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的粗纤维和钙等都有防癌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4.番茄(西红柿)。番茄含番茄红素及胡萝卜素,它们都是抗氧化剂,特别是番茄红素,能中和体内自由基,对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癌有利,同时对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5.西兰花(又叫椰菜花)。西兰花中含较多微量元素钼,可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有研究报告指出,西兰花还含有一种可以刺激细胞活动的酵素叫小硫化物,能阻止癌细胞的形成。西兰花对预防食道癌、胃癌等都有一定作用。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
责编:刘颖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