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如华 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委员,河北省心身医学会委员,河北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出身医学世家,从医三十余年,潜心研究各种内科疑难杂症,注重疾病的病因治疗、个体化治疗。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眩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习惯性抽动症、痴呆、帕金森病、神经性耳聋、耳鸣、各种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颈腰腿疼、疱疹后神经痛)、运动障碍疾病等。
傅如华 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委员,河北省心身医学会委员,河北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出身医学世家,从医三十余年,潜心研究各种内科疑难杂症,注重疾病的病因治疗、个体化治疗。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眩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习惯性抽动症、痴呆、帕金森病、神经性耳聋、耳鸣、各种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颈腰腿疼、疱疹后神经痛)、运动障碍疾病等。
据流行病学调查,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的人患有此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1.7%、女性1.6%患有此病。估计在中国有200万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此病。由于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帕金森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
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中国65岁已上老年人中大约有1.7%患有帕金森疾病。目前帕金森病总人数已经超过200万。每年新增此种患者10万人。预计20年后中国将达到500万人,因此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中枢神经变性疾病。
一、 认识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变得僵硬,运动减少等。 主要由于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脑部多巴胺缺乏。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骨折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 临床表现
1、 运动表现:
(1)静止性震颤:一侧开始,搓丸样,安静时出现,运动时减轻,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2)强直:僵硬不灵活,肢体活动费力。
(3)运动减少:面具脸,说话语调低平,流涎,精细动作损害, 小字症,行走时前倾,上肢前后摆动动作消失,步距变小,开步难,止步刹不住。
(4)姿势平衡障碍:行走时跌到,起坐困难,在床上翻身困难。
2、非运动表现
(1)感觉异常:疼痛,嗅觉缺失,感觉异常。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膀胱功能障 碍,便秘,出汗异常,脂溢性皮炎,性功能障碍。
(3)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白天睡眠过多和睡眠发作。
(4)精神异常:视幻觉,抑郁和/或焦虑。
(5)记忆与智能损害。
(6)人格改变:多疑,易怒及自私自利
三、病因
迄今为止,PD的病因仍不清楚。导致PD发病的可能因素包括老龄化、遗传易感性、环境毒素等综合因素。
四、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
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药物:安坦
(2)金刚脘胺
(3)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由左旋多巴与外周脱羧酶抑制剂组成,美多芭、息宁。
(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森福罗、泰舒达、溴隐停。
(5)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珂丹。
(6)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咪多吡、金思平。
治疗原则:
(1)只服用医生开的药
(2)要牢记服药,按时服药
(3)协调好吃药与吃饭的时间关系(美多芭息宁:饭前1小时或饭后1.5-2小时)
(4)根据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①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咪多吡、金思平)一般用量:每次1/2-1片,每天2次(早晨、中午服药),不能和SSRI类抗抑郁药同时使用;
②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珂丹(恩托卡朋片),每次服用左旋多巴的同时服用,1/2~1片,必须与左旋多巴同时服用,单用无效。
(5)及时和医生联系,记录治疗反应,告知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2、非药物治疗
(1)苍白球毁损术或丘脑毁损术
(2)脑深部刺激术(DBS)
(3)干细胞治疗
(4)基因治疗
(5)康复治疗和体育锻炼
五、中医认识帕金森
帕金森又称震颤麻痹中医归属于颤证、郁证、痉证范畴。
1.病因病机
(1)年老体虚:中年后肝肾阴虚,精气暗衰,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2)情志过极:肝气郁结,郁怒伤肝,气滞血瘀,筋脉失养。
(3)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瘀阻络,发为震颤。
(4)环境污染:邪毒损伤肝肾,肝肾亏虚,精血不荣筋脉。
(5)劳逸失当:耗损阴血,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淤血阻络,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证治分类
(1)分型
①风阳内动证:颤动粗大,口苦易激,便干尿赤,舌暗苔黄,脉弦而长
②痰热风动证:胸腕痞闷,烦躁不宁,口粘舌胖,苔腻而黄,脉弦滑数。
③肝肾不足 髓海空虚:年老体弱,腰膝酸软,神呆痴傻,持物不稳,偏于阴虚者,舌红少苔,偏阳虚者,舌淡体胖,脉虚数无力。
④气血亏虚: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纳呆乏味,舌体胖大,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
(2)治则与方剂
①平肝熄风---镇肝熄风汤加减
②清热熄风化痰通络---羚羊钩藤饮、温胆汤加减
③滋补肝肾 益精填髓---地黄饮子、龟鹿膏
④ 益气养血---人参养荣汤
3、特色治疗
(1)头针疗法:脑为髓之海,其俞上在其盖,下在风府。
(2)取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足运感区、风府、风池、额中线。
(3)手法:采用捻转加抽气法。
(4)身心同治:治颤先治心,关注焦虑/抑郁心理情况,注重非运动症状治疗,如:失眠、自汗、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
抓住疾病本质,正确认识疾病,做好医患沟通,保持长远疗效。
六、日常调护
疾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要与病共存,接受帕金森病不能根治,而且症状还会慢慢地进展加重的事实。积极的态度,但并不要无视问题。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改变生活方式适应疾病带来的运动障碍。参加病人支持组织,从其他人处学习如何处理将来可能遇到的很多情况。
(1)衣服较宽大,尽量减少扣子,可选用拉链、按扣或自粘胶等。布料最好选用全棉,便于吸汗。
(2)早、中餐低蛋白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晚餐可适当摄取蛋白质,睡前一杯牛奶或酸奶。多吃谷类和新鲜瓜果蔬菜,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每天喝6至8杯水。不推荐帕金森病患者食用蚕豆!
(3)平底的皮鞋和布鞋,防滑性比较好,避免胶底鞋,摩擦系数过高。不要穿拖鞋,易脱落,甚至绊倒自己,不要穿系带鞋。
(4)准备带扶手的高脚椅子。床不宜太高或太低,方便起卧。中晚期患者的床上安置固定的架子,上有悬带下垂,方便患者借助吊带坐起,床的侧方绑一根宽带子,晚间可以借助手的力量独自翻身。床头灯的开关要设置在顺手的地方。
(5)睡衣、床单和被褥都使用绸缎面,方便夜间翻身。 铺设防滑地板和地砖,潮湿后尽可能擦干。
(6)浴缸内或淋浴地板上铺一层防滑的橡胶垫,浴缸处设有安全扶手便于抓扶,浴室内安放固定的高脚凳,方便坐着洗澡和穿脱衣服。提高便桶高度,设置扶手便于坐下和站起,床旁放置高脚便盆。
(7)夜间起床必需保证光线足够,睡在带厕所的卧室,或床旁放置便盆。室内地面平坦,减少台阶,防滑地板、地砖。必要时利用助行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