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放开低价药最高限价会导致药价大幅上涨吗?

2014-5-9 05:32|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0| 评论: 0|原作者: 江国成 吕诺 凌军辉|来自: 新华网

摘要: 发展改革委8日宣布取消283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中1100多个剂型的最高零售限价,药企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政府为什么这么做?这会不会导致这些药企大幅度提高药价,增加患者用药负担?记者就此对政府有关部门、药企、患者和医生等进行深入采访。
    发展改革委8日宣布取消283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中1100多个剂型的最高零售限价,药企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政府为什么这么做?这会不会导致这些药企大幅度提高药价,增加患者用药负担?记者就此对政府有关部门、药企、患者和医生等进行深入采访。 

    低价药短缺药品直接影响患者治疗

    发展改革委列出的低价药品种高达533种,相当于2000多种医保报销药品数量的四分之一。

    北京隆福医院心内科主任赵新说,许多低价优质经典药常常短缺甚至断货,其中不乏抢救生命用药,如临床中用的最多的治疗心衰的地高辛(一片只有几分钱)、西地兰等。

    “部分临床常用药品特别是一些经典老药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供,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年来部分药品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如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等。个别药品甚至出现‘一药难求’现象。”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说,药品短缺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危及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低价药不等于质量差

    “低价药不等于质量差的药。有些经典老药由于临床使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不比一些新药差。”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说。

    常峰说,用几毛钱的青霉素替代几十元的头孢硫脒等药物,不仅能减少患者负担,抗生素滥用的局面也会得到改善。临床用得最多的治疗心衰的药物地高辛、西地兰等非常便宜,效果都非常好。

    记者从隆福医院药剂科了解到,100片一瓶的地高辛单价仅数元,每片仅有几分钱。

    常峰说,阿司匹林历史悠久,堪称物美价廉。如果一些常见病用低价药就可以治疗,没有必要采用昂贵的新药。

    低价药缘何叫好不叫座

    由于“以药补医”机制和一些药企在招标中恶性竞争等问题,许多低价经典老药医院不愿意用,造成需求萎缩,而需求减少更使药企不愿意生产。一些低价药供应不足乃至断供成为常态。

    尽管部分公立医院在新一轮医改中取消了药品加成(医院销售药品可以在进价基础上加收15%的“提成”),但多数大医院依然离不开药品加成。治疗同一疾病,单价几毛至几元的药品显然不如几十元上百元获得的提成多,低价药在不少医院遭受冷遇。

    更令低价药生产企业雪上加霜的是,一些企业在各地组织的医保用药招标采购中,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以亏本价格进行恶性竞争。

    据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葛智勇介绍,这家企业生产的黄连素100片(每片0.1克)制造成本约5.9元,国家最高零售限价为9.5元,去年7个省份中标,平均中标价为5.89元,最低中标价只有1.4元。

    同时,受质量标准提升和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等影响,药品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如果没有这次出台的新政策,低价药不但难以涨价,还要应对市场竞争对手在恶意竞争中施加的降价压力,更多的低价药会遭遇停产或限产。

    低价药价格会大幅度上涨吗

    华润双鹤每年销售的治疗高血压药物降压0号高达11亿片,患者每天只需服用一片(1元)。按照新政策,这家公司理论上可以将降压0号价格涨到每片3元,即使每片涨1毛钱,收入也相当可观。

    然而,华润双鹤副总裁陈仙霞并不认为有多少上涨空间: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公司生产的降压药不是不可替代的药品。有的药物甚至比降压0号还便宜,只不过这类药服用比较麻烦,需要一日多次,每次多片。

    她甚至担心现行政策能否顺利落实,希望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接下来招标怎么做,医院怎么使用,这些是我们企业关注的。”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低价药品大多是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的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市场实际交易价格不会出现普涨现象。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强监管和引导,防止经营者滥用自主定价权。另外,有关部门将针对低价药品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政策,确保通过竞争形成合理价格。

    常峰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低价药价格上涨,日均费用标准起到封顶控制阀的作用。“与担心低价药品价格的有限上涨相比,我们更担心低价药消失,这会导致我们不得不用高价药品。”

    北京市航天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刘桦说,低价药品的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配套保障措施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些低价药品全国需求量不大,但不能缺。比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临床主要用于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有机磷农药中毒等。他们医院去年一年采购量仅50支(每支5毫克0.57元)。企业生产这类药利润非常有限。对于这类低价、需求量少的药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企业生产,并给予适当补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