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尊重经济规律取消低价药最高限价是双赢之举

2014-5-12 20:54|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16| 评论: 0|原作者: 莫开伟|来自: 光明日报

摘要: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让市场发挥药品生产资源配置和价格调节功能,不仅能使低价药价格回归真实,还能促进药企投入与产出平衡,也能使广大中低收入患者吃得起药。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让市场发挥药品生产资源配置和价格调节功能,不仅能使低价药价格回归真实,还能促进药企投入与产出平衡,也能使广大中低收入患者吃得起药。

    日前,发改委对外正式公布了首份530多个品种国家低价药清单,并首次宣布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这一举动不仅释放了药价管控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强烈信号,也避免了低价药品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更为企业和民众双赢建立了良好的市场机制。

    低价药品价格事关重大,一头关系药企生产效益,一头关系患者利益。价格过高虽对药企有利,但却加重了广大患者的负担,引发民众普遍不满;价格过低,药企无利可图,则会放弃低价药生产,出现低价药短缺甚至断供现象,影响了医院临床用药需求,给民众健康带来不利。现有低价药行政管控措施带来的弊端,已反复为现实所证明。

    对我国来说,人口众多,中低收入人群数量庞大,低价药管控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在低价药管控上十分谨慎,靠采用行政“有形之手”从严管控价格。这种强制行政管制结果,虽把低价药价格控制住了,但药企却受到了损失,失去了生产动力。不仅如此,这种管控方式还诱发了药企弄虚作假行为,一些药企为改变亏损局面,采取改换包装等形式,把原来的低价药变身高价药,使广大民众购买低价药成了一种“奢望”。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让市场发挥药品生产资源配置和价格调节功能,不仅能使低价药价格回归真实,还能促进药企投入与产出平衡,调动药企生产积极性,确保市场消费需求并能使低价药品“有得用”“用得好”和“用好的”回归自然。如此,对社会不啻是一种福音:使广大中低收入患者吃得起药,这既是国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建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共同追求。

    当然,发改委公布低价药清单以及取消低价药零售最高限价,才仅仅是第一步,要让这一惠民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还需国家相关制度配套和各地遵守执行作为保障。为此,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应形成合力,尽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低价药生产与监管政策到位,让药企尽快运筹生产计划。同时,对药企药品生产、销售价格等环节加强监管,严格监督药企按照“日均费用标准”确定自主定价模式,增加低价药定价机制透明度。此外,对市场低价药销售情况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咨询点和专门网站,接受广大消费者对低价药价格信息反馈和违规举报,让低价药品始终处在社会全方位监督之下,成为名副其实、让全体民众放心的低价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