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评论:葛兰素史克可以卖到10倍出厂价的秘密

2014-5-21 09:54|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0| 评论: 0|原作者: 邓海建|来自: 中国台湾网

摘要: 14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发布消息,历经十个多月的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CI)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日前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14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发布消息,历经十个多月的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CI)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日前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乍看起来,GSK的中国定价策略简直是坏到家了。因为据称,GSK药品在中国的价格远高于在其他国家的价格,最高的达到其他国家的7倍。GSK能够将真实成本仅10余元的药品,在中国卖出10倍以上的高价,实现数以亿计的销售收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其销售收入逐年飙升的同时,却是微利甚至亏损的现实。钱哪儿去了呢?“打点”环节、以贿掩贿、危机公关……凡此种种,耗去了巨额利润的大头。
    这些自然不是什么新鲜事。GSK东窗事发,潜规则就跟节操一起碎落满地。在商言商,企业逐利,没什么可说,怪只怪制度牛栏关猫,监管形同虚设,才成就了GSK的高价出厂策略。譬如以知名药品贺普丁为例,在中国的出厂价是142元人民币,而在韩国只有18元,在加拿大不到26元,在英国不到30元,在德国、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出厂价也远远低于中国内地。而且,这并非个例。
    此案的侦查定论是,当事公司“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数字是冰冷的,在这些数字的背后,谁说不会对应着“刻章救妻”、“自断双腿”等悲剧呢?说这样的药品是谋财害命,也丝毫不为过。细节留给司法去伤脑筋,最大的疑问是,作为一家国际医药巨头,“多名涉案的GSKCI高管供述,新药进口到中国前,大多冠以海外原研药名义,在药品进口前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增高药品报关价格,将巨额利润预提在境外”——那么,为什么独独在中国采取这样的定价策略,而在其他国家,都是乖乖地比照成本来合理定价的呢?
    很显然,GSK的部分在中国售卖的药价是明显虚高的,而且有些已经虚高到令业内瞠目的地步。但问题是,即便如此虚高,还能保持在处方中如此畅销,且非一两年所为,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说,GSK的药品在运到中国之前就定上如此虚高的价格,是看穿了国内药品流通的诸多规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GSK定价策略在中国的成功,恰恰是验证了此前对国内卖药行情的“拿捏准确”?药企、招投标程序、医药代表、医生及医疗机构、药监部门、卫生监管……在这一连串的链条上,GSK的高出厂价策略,难道仅仅是偶然的“成功”而已?
    就事论事地惩戒GSK,固然是罪罚相当。但要肃清类似的定价策略、保障终端患者的基本权益,仅仅痛打GSK,显然不过是扬汤止沸罢了。GSK看穿的不堪,恰恰是我们放任多年而几无作为的症结。 (邓海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