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焕芳 河北省中医院肿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综合疗法治疗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肝癌、肠癌、泌尿生殖系肿瘤、甲状腺癌、脑瘤、乳腺增生症及防治肿瘤放化疗后毒副反应,尤其对食管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研究深入,并致力于癌前病变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河北省人民政府二等奖1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主编、参编医学著作11部,发表论文30篇。
范焕芳 河北省中医院肿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综合疗法治疗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肝癌、肠癌、泌尿生殖系肿瘤、甲状腺癌、脑瘤、乳腺增生症及防治肿瘤放化疗后毒副反应,尤其对食管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研究深入,并致力于癌前病变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河北省人民政府二等奖1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主编、参编医学著作11部,发表论文30篇。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08年全世界被诊断为肺癌的人数为1.61亿人,占癌症总发病人数的13%,居第一位,其中55%在发展中国家,男女发病率为2.5:1。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居各种癌症之首,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40岁以后发病逐渐增多。65~70岁死亡率达高峰,70岁以后未见明显下降。
根据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本病具有起病隐匿、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寻求良好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疾苦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一、发病因素
1. 吸烟:吸烟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烟雾中含20多种致癌物。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比非吸烟者高10-20倍,死亡率高10-30倍。在我国,男性肺癌85-90%、女性19.3-40%与吸烟有关。吸烟与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呈正相关。
现在全世界有13亿烟民,而9亿在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吸烟人数增加,初次吸烟年龄减低,且女性吸烟人数也在增加。在吸烟人群增加的同时,被动吸烟的人群也在扩大。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密切,必须引起重视。
2. 职业:已知石棉、锡矿等与肺癌有关。云南锡矿(含氡)的井下工比地面职工高23-98倍。
3.大气污染: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增多。大气污染与吸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4. 肺部慢性刺激: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可与肺癌并存。这些病例癌肿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气道慢性刺激(炎症、疤痕)等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癌肿。
5. 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等与肺癌发病相关。
临床表现:
(1)咳嗽: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有3/4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少量泡沫白痰。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多为偶发性的痰中带血丝,或大咯血,血色鲜红。
(3)胸痛:也是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肿瘤累及胸膜,可产生胸部钝痛或隐痛;肿瘤侵蚀胸壁肋骨或压迫肋间神经,则胸痛尖锐剧烈,在呼吸和咳嗽时加重。
(4)发热:约20%的肺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一般为低热,高热者较为少见。
(5)全身症状:病情发展至晚期,肺癌患者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及转移至骨、肝、脑等部位的症状。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1)胸片:常规检查。后前位及侧位为最常用的体位;
作用:发现病变与初步定位。
(2)CT:常规CT分辨率高,较平片大10倍,无重迭的横断面成像,大大提高了肺部病变的发现率与诊断率,已成为最有价值的常规检查。
(3)MRI:在胸部的应用仅限于纵隔病变和心血管病变。对肺部肿瘤诊断不是强项。
2.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痰中找到癌细胞可以明确诊断,但阳性率较低。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组织做病理,可明确诊断。
三、中医治疗
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西医常用放疗、化学药物治疗。肺癌局部放疗易致肺纤维化已成共识。临床中不难发现化疗也可致肺纤维化,尤其是化疗后多次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的患者可以导致肺纤维化。那么,如何治疗,中医药治疗是否有一定优势呢?
中医治疗肺癌是否有效?
肺癌是一类古老的疾病,在中医古籍中,有类似肺癌症状、体征的记载。《素问•咳论》载:“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肺癌在中医中属于肺积、咳嗽、痰饮、胸痛等病证的范畴。我们用一些经典方剂治疗癌病确有疗效,可以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1、中医治疗肺癌理念
(1)治疗要从整体出发
肺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不能只从局部出发。临床中我们不难见到,切除了肿物,经过了放疗、化疗,仍有癌细胞转移到胸膜并发胸水或转移到肺内、骨、肝等;患者及家属很是苦恼。因为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全身用药,增加机体整体抗癌能力。
(2)注重保存患者体力
对中晚期病人不宜进行大剂量放疗、长期化疗。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导致患者抵抗力低下;对化疗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则导致体质更加虚弱。
我们不时听说,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治疗的副作用所致。化疗后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感染等。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在中药增强体力的基础上用化疗药物,“稳中求疗效”,以便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3)注重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脱离具体患者、具体病情而谈治疗无疑是片面的。
如:同样是肺癌,有些以咳嗽为主,有些以咯血为主,有些以胸痛为主,有些以发热为主,而有些则以胸水、心包积液为主。所以在治疗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该患者目前病情的治疗方案,体现中医“同病异治”原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疗效。
(4)治疗注重持之以恒
癌症的主要特征是增殖生长,常见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正是这个“复发、转移”特性才对人体构成严重的威胁,迫使机体逐渐消瘦。有效地控制癌症的复发转移,属医学界的难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