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衣食住行 查看内容
今日焦点[第388期]海鲜味虽美,且吃且小心 2014-6-3 10:22
导语

海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夏季气候炎热,许多人更爱品尝这些味美的海鲜。但是,海鲜也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中毒原因是海鲜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所致。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来自海产品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造成集体发病。症状为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等。因此,食用海鲜要讲究科学,防止身体不适和中毒。

这些食物不可与海鲜同吃

1.水果与海鲜同吃会腹痛。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2.吃海鲜后喝茶长结石。吃完海鲜不宜喝茶的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3.海鲜啤酒同吃惹痛风。在吃海鲜时最好别饮用啤酒。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如果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再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鲜的时候,千万别喝啤酒,否则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4.海鲜维C同食会中毒。多种海产品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尤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其与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严重时可导致人体中毒。据专业人士解释,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30个梨或10个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绿叶蔬菜,才会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C。如果经过加热烹调过程,食物中的维生素C还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吃海产品的同时食用水果或青菜,只要不超过上述的量是没有危险的。

5.海鲜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海鲜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这样的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如何选购海鲜防止中毒

1.鱼和虾蟹。买海鲜尽量选购活的,因为海鲜腐坏得很快。尤其是买蟹,死蟹最好不要买来吃。如果熟龙虾有腥味,则不要吃。新鲜的龙虾不应该有腥味。冰鲜的海鲜如有浓烈腥味,即可能已开始变质。不要吃龙虾中绿色的“龙虾肝”。虽然有些人觉得很好吃,但这些器官(肝脏)会储存着毒素,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2.贝壳类海产。蛤蜊、蚝、蚌、蚬之类海产,在烹调之前检查一下它们的壳是否仍紧闭,否则就要丢掉。有甲壳的海产,在烹调之前要用清水将其外壳刷洗干净。买新鲜鲍鱼、蛏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碰,选取活的、会动的。贝壳类海产烹煮前,在淡盐水中浸约一小时,让它自动吐出泥沙。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原来新鲜的海产反会被其中部分腐死了的所污染。

3.不要吃赤潮期捕捞的海鲜。由于水体污染,这类海鲜体内寄生的一些微生物含有较多神经毒素。

海鲜怎样烹制更安全

要想保证海鲜安全,就一定要充分加热。像赤贝、蚬子等海鲜,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湾泥沙质海底,主要依靠海水的有机物质生存。40%左右的贝类中带有溶血性弧菌,此外各种深海鱼类、虾蟹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遭受二重污染,嗜盐菌等细菌会大量繁殖。所以吃海鲜,蒸、煮是最安全的烹调方式。当烹调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再持续几分钟,直到其彻底烧熟煮透,就可以将隐藏在海鲜中的细菌和寄生虫杀掉。蒸煮的具体时间以品种、大小的不同而略有区别。以中等大小的虾蟹为例,蒸的话出蒸汽后五六分钟即可,煮的话水沸后三分钟左右,太久容易影响口感。一般煮至虾蟹变色,贝类开口即可。

除了蒸煮外,以下几种烹调方式需要注意:“醉蟹”、“醉虾”。为了美味,有的人喜欢吃“醉蟹”、“醉虾”,就是将虾和蟹子用白酒和盐腌制而成。其实吃用酒醉过的海鲜等于生食,白酒连螃蟹、虾体表面和体内的细菌都不能全部杀死,更谈不上杀死寄生在其体内的寄生虫了。而烧烤海鲜仅能将蟹、虾等表面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杀死,其中心部分还会有存活的细菌和虫卵。如果在家做白灼大虾是没有问题的,多煮几分钟就可放心食用。但如果去餐馆,还是尽量不要选择白灼,因为很难保证加热时间。另外,如果一定要生吃,需要注意虾头、虾鳃、鱼的内脏等是最容易被污染的,最好弃去不吃。生吃时尽量选择深海鱼类,如三文鱼等腹部肉片,相对安全。

进食海鲜注意事项

1.海鲜煮不熟含有细菌。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

2.死贝类病菌毒素多多。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选购活贝之后也 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因为有时候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海鲜本身,而是在海鲜蛋白质分解过程中的物质导致的。

3.冰鲜虾不可白灼着吃。任何海鲜都只有在高度新鲜的状态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类的菜肴。水产海鲜与肉类不同,它们体内带有很多耐低温的细菌,而且蛋白质分解特别快。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时,虾体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质也已经部分变性,产生了胺类物质,无论怎么样都达不到活虾的口感、风味和安全性。不过,冰鲜的虾可以高温烹炒或煎炸,同时也能呈现出美味噢。

4.打包来的海鲜要冷藏。如果海鲜已经高温彻底烹熟,那么只需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热后即可食用。如果海鲜并未经过充分加热,但已经死去,那么应当放进冷藏室,下一餐之前化冻,然后彻底加热烹熟,不要再贪恋生鲜口感。由于海鲜类食品的蛋白质质地细腻,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后应当在一天之内食完,不要长时间存放。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热焦点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第096期]WiFi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吗?
最近有微信、微博称,5名丹麦女中学生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些水芹种子分别放在有WiFi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第379期]舌尖上的鱼腥草你敢吃吗?
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的镜头:老人用折耳根(鱼腥草)炖汤,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第200期]杂木充铁木染色菜板如何用!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暗访位于成都天回镇的群英光明厨具砧板厂后发现,该厂的厂名并未
阅读其他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第1033期]花茶也属中药,不可随意饮用
我们都听说过“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说法,随着春天的到来,不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第1032期]冰棍吃出大出血,吃冷饮勿任性
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朋友玩热了,就开始猛吃冰棍解暑,吃一根冰棍可能是幸福,但是,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第1031期]长个季节 这样帮孩子"拔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个的好季节,研究表明3~5月是儿童长得最快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第1030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小心中招
春季正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却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由于天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第1029期]春季如何应对忽冷忽热怪天气?
时晴时雨、早晚温差大……春季的天气变幻多端,使得人们的衣服脱脱穿穿,由于天气的变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
责编:刘颖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