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店面租金连年上涨实体药店盈利难引发闭店潮

2014-6-19 09:34|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0| 评论: 0|原作者: 刘洋|来自: 北京青年报

摘要: 观察动机:北京多家大型连锁零售药店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停滞状态。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发现,很多实体药店由于租金压力、顾客稀少、利润微薄等原因,不但并未发展新店,就连很多已有的店面都难以为继、陆续闭店。日前,市食药监局出台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业管理办法,要求新开药店企业法人必须为执业药师。同时,药店禁售杂物、日用品的消息多次被媒体报道。面对医保涵盖范围日益扩充,社区医院90%的报销比例等一系列冲击,北京连锁零售药店的发展面临多重难题。



















    2013年10月,伴随着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等224种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药品纳入北京市社区药品医保报销范围,北京市社区医院报销比例统一提高到了90%,参保人员可在全市1200余家社区医疗机构买到这些药。

    而同时,据了解,在北京市5300余家药店之中,拥有医保刷卡系统的药店则只有97家,其中嘉事堂、医保全新、金象大药房三大主流连锁的医保药店一共也只有二十几家。

    不能享受医保报销,意味着消费者走进药店需要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更多的钱来为药品买单。以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片为例,如果消费者在药店购买,一盒药36元,一个月要花费162元。而在社区医院,自己担负的费用仅为16.2元。再以常见的速效救心丸为例,如果消费者在药店购买,要花费三十几元钱。而在社区医院内,自己仅需要担负几元钱。

    与社区药房人满为患的现象比起来,大部分选择开在社区周边的零售药店则生意惨淡。据了解,社区医院开放医保报销后,靠近社区医院的零售药店门店客流量下降明显,最少也有百分之二三十,严重的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甚至有时,我们自己的员工都会去社区医院买药。”一位经营者无奈地表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原本客户群体多为社区居民,因此门店选址多数靠近社区的几家大型连锁药店,目前都遭遇了大量老年消费人群流失的尴尬局面,目前的消费者大多以不愿排队开药的年轻白领,或是临时急用等人群为主。

    品牌药利润低 相关产品销售遇尴尬

    “大型连锁药店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口碑,经营的药品大多都是高知名度的品牌药品,利润空间很小。而如果经营那些不知名的小品牌药品,毛利润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在经营成本升高,利润不足以维持经营的情况下,洗发水、药妆、保健品等等和药品相关的保健、食品、洗护类生活用品摆上了药店的货柜。与社区医院经营商品差异化寻找出路,也是一些药店应对生存困境的经营策略。

    “尽管仍然是药品的销量更大,但这类商品确实起到了留住顾客,增加一定客流量的作用。”据内部人士介绍。然而此前市食药监局局长张志宽在某访谈节目中曾表示的,在全市5300余家药店严禁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销售日用品的说法,也令他们一时间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我们了解到,目前食药监局发布的文件中提到,药店要以销售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婴儿奶粉等相关健康产品为主。目前没有具体确定禁售的商品品种。”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文件中的“相关”二字给了不少药店管理者信心,药妆、洗发水,是否与健康“相关”,目前仍无定论。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