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 (记者 冽玮)作为中国首例换肠人,39岁的杨峰26日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院庆贺术后“十五岁”生日。与其情况类似的还有4人,包括亚洲首例血型不合亲缘性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亚洲首例同卵双生活体小肠移植术等患者。 199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农民杨峰肠梗阻坏死,在当地接受小肠切除术后,只剩下40厘米小肠,不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1.83米的他当时体重仅有35公斤。当年5月,经过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等23个学科协作、60余名专家联手,从杨峰父亲杨润生身上取下了150厘米的小肠,移植到杨峰体内,创造了中国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手术。 15年后的今天,杨锋已过上了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还娶了媳妇,成为目前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换肠人”之一。 据了解,在所有大器官移植中,小肠移植因受到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和严重感染的威胁,是成功率最低的器官移植之一,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开展。 统计资料显示,近30年来,,中国8个移植中心共完成小肠移植27例,其中西京医院完成7例,位居第二,其中有4例存活,存活率超过66%。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京医院消化病院院长樊代明介绍,西京医院的小肠移植工作起步于1999年,是中国最早开展小肠移植的单位之一,也是少数几家开展活体小肠移植的单位。截至目前,西京医院还成功开展了亚洲首例血型不合亲缘性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亚洲首例同卵双生活体小肠移植术、国内首例胰十二指肠切除自体小肠移植、世界第二例肝脾动静脉重建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在小肠移植领域屡创辉煌,频频创造生命的奇迹。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身材娇小的女孩张岩,来自甘肃省会宁县,是世界第5例血型不合的小肠移植患者,也是目前世界第一例的血型不合活体小肠移植患者,她的手术成功宣告了一个医学奇迹的诞生,她的健康存活有望成为新的世界纪录。 徐芳(化名)是西安人,十几年前丈夫因病双目失明,她走街串巷,为附近居民送煤气罐,苦苦支撑这个贫寒的家。2013年,她的大部分小肠和一大半结肠因坏死而切除。手术后徐芳的小肠只剩下了14厘米,靠输液维持生命。西京医院在得知她有个双胞胎姐姐后,为其做了小肠移植。 2013年5月4日,亚洲首例、世界第五例同卵双生姐妹活体小肠移植在西京医院诞生。术后2年多来,徐芳没有服用任何免疫药物,生活起居,一如常人。 26岁的小泰(化名)出生未几患上肠梗阻,多年一直吃不下饭,170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50斤,形同“骷髅”。2013年6月,小泰辗转来到西安,求助于移植团队。经分析,专家认为小泰的问题主要是广泛的肠粘连、肠梗阻,可能还有其它先天性因素。吴国生教授为其主刀切除了多段不好的小肠,并进行了“小肠延长手术”。目前,小泰的体重已达120斤, 据了解,西京医院已成立小肠移植中心,以科研带动临床工作,办成全国最大的小肠移植临床和科研基地。排斥反应率高是小肠移植面临的国际性难题,吴国生教授率领的团队将在先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包括新型手术方式的应用,免疫耐受方案的研究等,力争在小肠移植领域走在世界前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