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即出生缺陷发生的比率,卫生部目前正在酝酿一项孕前保健制度,并委托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起草《孕前保健方案》(简称“《方案》”)。这一《方案》的草案拟定今年年底完成,通过专家论证和卫生部批准后于明年上半年在全国各省试点执行。孕前保健究竟是怎么回事?《方案》实施后对生孩子有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方案》的主要参与者、……
有些孕前保健措施的落实,则需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的方式予以保证:第一项内容是孕妇补充微量营养素。妇女怀孕前增补叶酸可降低85%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效果。已得到肯定,另外,孕妇服用加碘食盐补充碘元素、通过食用强化铁酱油以补充铁元素等等,相关的政策目前正在制定中。第二项内容是孕前预防接种风疹、流感疫苗。因为先天性风疹感染综合征是孕妇怀孕早期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先天性白内障的重要原因;而胎儿往往是流感主要的受害人群。第三项内容是准备怀孕的妇女应调离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岗位。比如前面讲到的部分南方的鞋厂,女工知道了她接触的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向老板提出调离岗位时,有了政策的保证,老板就无权拒绝,而且既不能将她辞退,也不能扣她的工资。
孕前保健在国外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们都做了哪些工作?李竹教授介绍:
1.接种风疹疫苗。
2.面粉强化叶酸策略。即法律强行规定面粉生产中必须加入叶酸。
3.妇女怀孕前调离危险岗位。
4.控烟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