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幼儿家长都知道,故事对于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增强儿童阅读兴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讲故事比读故事书困难得多。因为离开现成的情节和词汇,他们很容易语无伦次。怎么能够编出孩子们想听的故事呢?资深幼儿园老师为我们广大的父母支招。A给孩子讲故事,一个头二个大宝贝妈妈(宋女士,32岁,全职太太)最近这阵子孩子每晚都要11点才……
让讲故事的过程变得有趣。
父母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把这件事作为例行公务,语气枯燥、干巴巴地念课文。在开始阶段,以图画为主,色彩鲜艳,形式多样,会吸引孩子的注意。
同样的故事,可以换不同的人来讲,比如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他们在讲述的时候,语气、语调都不一样,孩子会觉得非常有趣。
有的故事书,文字过于书面化。这时也不必拘泥于文字的限制,妈妈可以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让孩子明白。
让孩子参与到讲故事的过程中。
每次讲故事,都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想听的故事。当孩子对于一个故事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设计各种问题,鼓励孩子回答和参与,比如问孩子:“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呢”;“后来怎么样了呢?你知道吗?”;“大灰狼在奶奶的屋子里干什么呢?”;“你要是小红帽,会怎么办呢?”……
故事要短小。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训练和培养,所以最好先选一些短的故事。这样,家长说起来轻松,不怕孩子要求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最新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轻松的、重复的、可预测的活动和游戏是宝宝学习和记忆的最佳时机。此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可得到最大的发挥,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宝宝喜欢那种自己有能力预测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为可以引发结果的活动和游戏。宝宝需要感受成就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喜欢重复,为什么要求大人一遍遍讲相同的故事、玩相同的游戏和唱相同的歌曲。不用担心,一旦他们某种经历和感受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想要来点新鲜玩意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