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不重视宝宝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给宝宝的食物种类过于单调,如每天给宝宝吃青菜、鱼和蛋黄;有的家长每天将菜粉、鱼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宝宝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宝宝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会引起厌食和偏食。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在宝宝4—6个月时……
给宝宝吃过多的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不过家长如果把鸡蛋给宝宝作为主食,认为吃得越多越好,这就很不科学。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过多地吃鸡蛋会增加宝宝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另外,过多的蛋白质可使体内氮增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一些营养专家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超过1个。年龄稍大些的宝宝才可以食全蛋,但也不能吃得太多,每天吃1个即可。如果发现宝宝粪便中有蛋白状物,则说明宝宝胃肠吸收不好,要通过药物或食物给予适当调治。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煎蛋或生鸡蛋。
随意给宝宝吃“药”
许多家长怕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会买些营养品或补品给宝宝吃,如西洋参、白木耳、桂圆、蜂乳等,认为这些食品是补药,会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其实,有些营养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还可能含有激素,有引起宝宝性早熟的可能。也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宝宝缺这缺那而给宝宝“恶补”,如给宝宝吃了鱼肝油,同时又吃多种维生素,吃了钙粉又吃多种矿物质的增补剂,造成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失调,对宝宝身体发育十分不利。药补不如食补,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就能保证宝宝的营养基本平衡。而且通过食物得到的各种营养素。即使过量也能通过身体的调控作用而达到平衡,很少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