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随着孩子长大,该病发作的频率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十八岁左右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摆脱睡眠障碍的困扰。在此期间,只要发病频率减到一个合理范畴,家长就可以放宽心,耐心等待孩子长大即可。
精神心理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张斌表示,孩子长期持续的“夜哭”多半是一种睡眠障碍,有人称为“意识不清的唤醒”,有人称为“觉醒紊乱”,但意思都一样,就是在深睡眠中有部分的觉醒。“发作开始时儿童一般只有一些躯体活动和呻吟,进而笑和(或)大叫,在床上剧烈地翻滚。可能会呼唤父母,但却不认识父母或‘视而不见’,常有自言自语,但却不能回答问题。小婴儿因为肢体活动局限,常表现为无法安慰的哭闹,患儿的眼睛可睁可闭,出汗明显,没有惊恐的表情,但看上去非常困惑、激动和不安。常被家长认为是噩梦而忽略。每次发作一般持续几十分钟至1-2小时,其中有5-15分钟的表现非常典型。但孩子对所发生的过程完全没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