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中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 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

2014-7-8 11:25|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38| 评论: 0|原作者: 钱宇阳|来自: 京华时报

摘要: 中国制造畅销全球,也造就了不少世界级企业,但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称,百强药企主营收入才相当于一个辉瑞公司全年总的销售额,中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成为共识。
    中国制造畅销全球,也造就了不少世界级企业,但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称,百强药企主营收入才相当于一个辉瑞公司全年总的销售额,中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成为共识。

    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

    近年中国药品市场以两位数快速增长,有专家预计,今后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我国药企面临企业多、规模小、竞争和创新能力低等问题。

    据了解,我国药品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专利药,即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的药品,一般有20年的保护期,其他企业不得仿制;第二类是原研药,即过了专利期的、由原生产商生产的药品;第三类是仿制药,即专利药过了保护期,其他企业均可仿制。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尽管近几年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药企与国外药企的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缺少创新。“医药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专利药的价值远远超出仿制药,而我国绝大多数药企都是在追逐国外企业的步伐,等待专利药过期之后大量生产仿制药。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近5000家药企,但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公开表示,我国药品企业数量虽然多,但生产的工艺比较落后。“一些大型企业实力也比较薄弱,如2011年百强企业主营收入才相当于一个辉瑞公司全年总的销售额。同时我们的研发投入也非常少,不要说和发达国家比了,就连印度我们也差得很远。”

    新药审批过长阻碍创新

    “长期以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中国医药产业受到外资企业的大举进逼,国产药品市场份额不断缩小,成为我国制药企业发展的一大硬伤。”郭凡礼介绍,辉瑞、默克、罗氏、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

    据悉,一款新药从立项、临床报批到进入市场,需要几年时间,被市场认可和产生效益的过程更漫长,而且结果不可控。药企一旦投资失败,就意味着损失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对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药企而言,生存是首先考虑的要素,因此许多药企不愿在新药研发创新上进行投入。

    王陇德也表示,我国一些工作管理规范也阻碍创新,“像我们的药物审批,美国FDA基本上10个月,我国一类新药6-8年才能通过审批,所以这些管理规定也需要进行尽快的修改”。

    郭凡礼还表示,除了研发能力薄弱外,我国医药产业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生产工艺与国际未接轨;二是品牌匮乏,难以“走出去”;三是中药标准缺失,在西方市场中药难与西药平起平坐。

    中成药标准还需细化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的激励政策对引导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对医药产业的创新激励力度还不够。

    郭凡礼表示,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医药产业强国,还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使新药能优先进入国家及地方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中医药是我国特色医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郭凡礼认为,政府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目前我国中成药的标准还需细化,这样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日本、韩国在中医药产业方面走在中国前面。在日本,他们对中成药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将药效和化学成分予以标准化呈现。这样的努力在确保质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是为使西方理解并接受中药而进行的宝贵探索。对知识产权有关内容的熟练运用,也带动了日本产中药走向世界。”京华时报记者钱宇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