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护理 生活护理 查看内容
腭裂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时间:2005-6-6 15:24   来自: 中健网·护理   原作者: 佚名

腭裂为口腔颌面部最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常与唇裂伴发。因其造成鼻口相通,使吮吸、进食,发音均受一定的障碍,又困鼻腔失去对尘土、冷空气过滤和加温作用,故病人常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腭裂手术的最佳年龄,目前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在2岁左右,当患儿学说话之前施行手术,术后可有正常的解剖条件,能比较自然地学习说话;二主张手术在5岁以后进行……

    腭裂为口腔颌面部最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常与唇裂伴发。因其造成鼻口相通,使吮吸、进食,发音均受一定的障碍,又困鼻腔失去对尘土、冷空气过滤和加温作用,故病人常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腭裂手术的最佳年龄,目前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在2岁左右,当患儿学说话之前施行手术,术后可有正常的解剖条件,能比较自然地学习说话;二主张手术在5岁以后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可避免颌骨发育受限,耐受较复杂的手术,以及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等。常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家长/病人知识缺乏;(3)舒适的改变;(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5)语言沟通困难;(6)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7)潜在并发症---伤口裂开、穿孔;(8)有窒息的危险;(9)潜在并发症---出血

    一、 焦虑

    相关因素:

    1 环境改变。

    2 对疾病预后、手术效果担心。

    3 对治疗方法不了解。

    主要表现:

    1 坐立不安。

    2 入睡困难。

    3 食欲下降。

    4 患儿可吵闹不安。

    护理目标:病人适应环境改变,焦虑感消除。

    护理措施:

    1 入院时对病人(或患儿家长)作详细的入院介绍:环境、主管医师、负责护士等,并介绍周围病友,以减轻其陌生感。

    2 说话速度放慢、轻柔,使病人有亲切感,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3 鼓励病人与同室病友交往,转移注意力。

    4 组织病人娱乐,如看电视、看书等,以缓解焦虑情绪。

    5 在生活上对病人细心照顾。

    6 介绍同种疾病的病人治愈后的情形,消除其紧张心情。

    7 向病人介绍有关检查或治疗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重点评价:

    1 病人焦虑缓解的程度。

    2 睡眠质量是否提高。

    二、家长/病人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1 家长缺乏正确喂养和照看知识。

    2 家长/病人对手术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缺乏应有的知识。

    主要表现:

    1 术前术后家长不能正确地喂养和照顾患儿。

    2 家长/病人对手术效果表示担忧或期望过高。

    护理目标:

    1 家长能正确地喂养和照顾患儿。

    2 父母/病人能描述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3 父母/病人对手术效果有正确的认识。

    护理措施:

    1 向患儿家长介绍喂养知识。患儿入院后即指导父母改用汤匙或滴管喂饲流质或母乳,以便患儿术后能适应这种方法进食。年龄较大的腭裂病人,指导其术后进食流质及半流质1个月。

    2 向家长/病人介绍术前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家长/病人注意保暖,衣着厚薄恰当,防止受凉感冒而影响手术。

    3 指导家长/病人不要涂护肤霜类化学用品,以免引起过敏、面部湿疹、疖疮等皮肤病而影响手术。

    4 术前1天作口腔及局部皮肤准备,用口泰或0.02%呋喃西林含漱,用肥皂水清洗上下唇及鼻部。

    5 告知家长/病人术前4小时尚可进食葡萄糖水及糖开水100-150mL,4小时后即需禁食。

    6 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取头高卧位,或抱起患儿保持头高位,以减轻局部水肿。

    7 麻醉清醒后4小时如无呕吐,可先给予少量葡萄糖水,继而可小汤匙或滴管喂饲牛奶或母乳。

    重点评价:

    1 家长对小汤匙及滴管喂食技术掌握情况。

    2 家长/病人对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3 家长/病人对手术效果的正确认识程度。

    三、舒适的改变

    相关因素:

    1 手术损伤组织。

    2 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肌内注射及静脉穿刺引起疼痛。

    4 口咽部肿胀。

    主要表现:

    1 患儿哭闹不安,年龄大的腭裂病人表情痛苦。

    2 由于疼痛,进食量减少或拒绝进食。

    3 睡眠质量下降。

    护理目标:病人舒适感增加,能安静入睡。

    护理措施:

    1 保持安静什么的环境。

    2 患儿尽量由妈妈陪伴,抚摸患儿头部,通过身体语言给患儿以安慰。

    3 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

    4 术后采取半卧位或坐位,抱起患儿,以促进口咽部水肿的消退。

    5 遵医嘱雾化吸入,每天2次,持续3-5天。

    重点评价:

    1 病人不适或疼痛的缓解情况。

    2 病人入睡的质量是否提高。

    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1 与口内手术切口有关。

    2 伤口及咽部疼痛影响进食。

    3 口腔内伤口填塞敷料导致吞咽困难。

    4 缺乏营养知识。

    5 恶心呕吐。

    主要表现:

    1 病人/患儿拒绝进食或进食量减少。

    2 体重减轻,面色苍白。

    护理目标:

    1 病人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2 病人/家长能合理搭配饮食,正确喂养患儿。

    护理措施:

    1 制订饮食计划,以保证术后按质按量进食流质饮食,应少量多餐,每2-3小时进食1次。

    2 进食时应有耐心,缓慢地将流质从伤口的健侧面喂进,喂食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呛咳。

    3 协助并指导年龄大的腭裂病人进餐。

    4 指导家属可从家中带来一些鲜果汁、菜汁、菜汤等流质食物给病人。

    5 注意流质的温度,以微温为宜,不宜过热,以免触及伤口引起出血。

    6 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输液。

    7 每周测体重1次,并与入院时体重比较。

    重点评价:

    1 观察病人进餐的量及营养是否满足躯体需要。

    2 监测体重的变化。

    五、语言沟通困难

    相关因素:

    1 腭裂致使解剖生理缺陷。

    2 与手术有关:口咽部伤口疼痛,敷料填塞,术后禁发音。

    3 心理因素:发音不正常而致害羞、自悲、不愿与人交谈。

    主要表现:

    1 术前口吃,发音含糊不清,说话或发音有困难。

    2 术后禁止说话;伤口疼痛不愿说话。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明白医务人员的讲话内容。

    2 护患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

    护理措施:

    1 把传呼器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并及时应接红灯。

    2 当病人与工作人员进行语言沟通时应专心倾听,重要内容可复述询问病人。

    3 选择可以使用的有效交流方式。

    (1)对年龄较大的病人,可以用纸笔书写、图片、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交流。

    (2) 对幼儿让其父母陪伴,建立一种能相互理解的交流方式。

    4 尊重病人,不要因病人语言沟通困难而伤及自尊心。

    5 与病人说话时(尤其是患儿),速度要慢且清楚,重复关键词,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词,必要时用手势等身体语言。

    重点评价:病人能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语言沟通。

    六、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

    相关因素:

    1 手术切口在口中。

    2 未及时清除鼻涕、血痂及食物残渣。

    主要表现:

    1 体温升高。

    2 病人感到腭部伤口热、痛。

    3 伤口裂开或穿孔。

    护理目标:病人不发生伤口感染。

    护理措施:

    1 术前遵医嘱围术期注射抗生素及麻醉用药。

    2 如有鼻涕、血痂或食物残渣,及时用3%双氧水棉球或盐水棉球轻轻擦拭。

    3 术后用口泰或0.02%呋喃西林含漱,每天4-6次。

    4 术后遵医嘱准时正确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 观察体温的变化:>38.5℃,每天测4次体温;>39℃,每天测6次体温。病人高热,则半小时至1小时观察体温1次并予以记录,遵医嘱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6 减少探视,防止外来感染。

    7 出院时指导家长/病人清洁口腔的技术。

    重点评价:

    1 病人体温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

    2 病人是否感到腭部伤口疼痛不适及烧灼感。

    七、潜在并发症---伤口裂开、穿孔

    相关因素:

    1 缝合张力过大,与手术有关。

    2 吞咽动作使软腭不断活动。

    3 伤口感染。

    4 患儿术后哭叫厉害。

    5 感冒引起咳嗽。

    6 术后饮食不当,过早进普食。

    主要表现:手术修复区部分裂开或全层裂开、穿孔、出血。

    护理目标:病人手术修复区不发生裂开及穿孔。

    护理措施:

    1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口腔护理每天2次,可用3%双氧水或朵贝液清洁口腔,操作时切勿触碰伤口,并指导病人用口泰或0.02%呋喃西林,外用盐水等含漱,每天4-6次。

    2 腭部填塞的碘仿纱条脱出应剪除,不可还纳或拉扯。

    3 协助病人进食流质,进食或喂食时应从口腔两侧喂进,且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呛咳。

    4 指导病人术后1个月内只能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

    5 术后尽量少说话,语言训练要在术后1-2个月后方可开始,且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6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填塞纱长有无脱落。

    7 对3岁以内的患儿,术后使用护臂夹板,防止将手指放入口中抓破伤口。

    8 不给予硬质材料制成的玩具,以免碰伤手术修复区。

    9 指导家属尽可能满足患儿需要,以防患儿哭闹,使局部张力增加而致伤口裂开、穿孔。

    10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因咳嗽而致伤口裂开。

    重点评价:

    1 家长能否正确地喂食患儿。

    2 饮食是否得当。

    3 一切可能触碰伤口的危险因素是否得以解除。

    八、有窒息的危险

    相关因素:

    1 全麻术后呕吐。

    2 麻醉插管导致口咽部组织水肿。

    3 痰多,咳嗽无力。

    4 喂养不当,喂食过急、过多。

    主要表现:

    1 呼吸费力,呼吸音粗。

    2 患儿呛咳,哭闹,躁动。

    3 紫绀。

    护理目标:病人术后不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 术后松解患儿衣领,取屈膝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便口内分泌物及呕吐物容易流出。

    2 及时抽吸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遵医嘱术后给氧。

    4 术后观察呼吸情况每小时1次,直至平稳。

    5 喂食时汤匙不宜过大,每次量少,待患儿吞咽后才喂第二口。

    6 观察有无紫绀的情况。

    重点评价:

    1 口鼻分泌物及痰液是否及时清除。

    2 父母能否正确掌握用汤匙喂食。

    九、潜在并发症----出血

    相关因素:

    1 手术原因。

    2 较晚期出血与伤口感染有关。

    主要表现:

    1 大出血时,血性液从口鼻涌出或病儿频频吞咽。

    2 病人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躁动不安。

    护理目标:病人(儿)未发生出血现象。

    护理措施:

    1 观察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的性状、量、颜色。

    2 如为渗血,应协助医师准备好药械及时止血。

    3 如有少量渗血在鼻腔侧创面,遵医嘱用1%麻黄素溶液滴鼻。

    4 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现象,发现异常,如出血量增加、疼痛加重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5 出血时应严密监测心率(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6 流质的温度宜低,以免因温度高而致局血管扩张而出血。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