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同时伴有神经、制血、免疫系统的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多汗易惊、囟门大、枕秃及骨骼的改变,还可引起低钙性抽搐。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睡眠型态紊乱;②有外伤的危险;③有感染的危险;④知识缺乏。一、睡眠型态紊乱相关因素体内维生素D不足。……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同时伴有神经、制血、免疫系统的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多汗易惊、囟门大、枕秃及骨骼的改变,还可引起低钙性抽搐。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睡眠型态紊乱;②有外伤的危险;③有感染的危险;④知识缺乏。
一、睡眠型态紊乱
相关因素 体内维生素D不足。
主要表现
烦躁不安,易激惹,夜惊。
多汗。
护理目标 患儿住院期间能安静入睡。
护理措施
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大声喧哗、噪声、强光等刺激。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18-20oC,湿度50%-60%),盖被厚薄适宜,以患儿手足温暖为宜。
有计划地进行治疗、护理,尽量减少对患儿睡眠的干扰。
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等药物。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重点评价 能否保持正常睡眠;对促进睡眠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
二、有外伤的危险
相关因素
维生素D缺乏。
血钙降低,骨质疏松。
主要表现
兴奋性增高,易激惹。
易惊,甚至惊厥。
护理目标 住院期间患儿不发生外伤。
护理措施
保持环境安静,保证患儿足够的休息、睡眠。
设床栏,离开患儿时扣好床栏。
保持病室地面干燥,以免患儿下床活动时滑倒。
避免患儿剧烈运动及做危险动作。
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静脉输液时,约束患儿应适当。
惊厥发作时应特护,注意不能强行按压肢体,防止舌咬伤。
重点评价 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外伤。
三、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机体抵抗力低下。
主要表现 发热、咳嗽、腹泻。
护理目标 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消毒。
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减少探视。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院感染。
患儿衣服应柔软,不能束缚过紧。
保持衣服清洁,定期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注意会阴部皮肤清洁,预防红臀。
指导家长讲究饮食卫生,防止腹泻。
重点评价 体温、脉搏、呼吸是否正常。
四、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喂养经验不足。
缺乏信自来源。
主要表现
户外活动少。
未及时补充维生素AD。
未及时添加辅食。
护理目标 患儿家属能讲述发生佝偻病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护理措施
向家长讲解患儿多晒太阳、多参加外活动的道理,使之了解其重要性。
指导喂养,尽量采用母乳喂养(人工中钙磷比例适当,易于吸收)。
及时添加各种富含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辅食如蛋黄、鱼、蔬菜、水果等。乳母也要加旨营养,多吃鸡蛋、鱼、肉等。
指导用药,说明其服法、剂量。
指导家长带患儿定期门诊复查或儿童保健检查。
重点评价 患儿家长对发生佝偻病的原因、症状及家庭护理是否了解及了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