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来进行冠心病的养护?本报请到广东省老年病研究所心内科副主任陈勇驰为患者支招。药物: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首先应该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对预防出现心梗有作用。但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是损伤胃黏膜,因此主张病人在填饱肚子后再吃,而本身有胃溃疡的病人应该改用别的抗血小板药物。其次应在医生指……
日常生活中如何来进行冠心病的养护?本报请到广东省老年病研究所心内科副主任陈勇驰为患者支招。
药物: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首先应该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对预防出现心梗有作用。但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是损伤胃黏膜,因此主张病人在填饱肚子后再吃,而本身有胃溃疡的病人应该改用别的抗血小板药物。
其次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吃—受体阻滞剂,特别是有心肌梗死的病人主张逐量服用,好处是可以预防再梗塞和猝死。然而—受体阻滞剂会引起心跳缓慢,吃得过量还会导致血压偏低,因此不可盲目服用。
饮食:减少胆固醇摄入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应遵循“两个减少”,即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两者均是动脉硬化的“帮凶”。从量上说,脂肪占人体所提供能量的比例应少于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小于8%),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如果是血脂高的人,控制应更严格,脂肪占能量的比例少于两成,每天胆固醇少于200毫克。
具体操作而言,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植物油、去皮禽类、瘦猪肉、黑木耳、银耳、大蒜、元葱等都是健康食品;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尽量少吃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以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软体、贝壳类食物也应少吃,但瑶柱例外,它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对冠心病人有利。
陈勇驰强调,有不稳定心绞痛、伴有心功能衰竭、急性心梗的病人确实需要静养,不好运动,但病情稳定的患者适量运动大有裨益。原来,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各分支之间犹似纵横交错的河流,有许多分支。平时血液流动主要走“主航道”,而一旦冠状动脉一个较大的血管被阻塞后,血液还可绕道走“小河”,以保证阻塞血管远端的心肌血液供应,这就叫做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