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说得神乎其神的治乙肝广告,很多“专科”、“中心”公然宣称“阳转阴,一年包愈”等,这种大话引得很多患者趋之若鹜。真的有如此神奇的“阳转阴”效果吗?记者为此走访了医疗专家,请听专家的特别提醒。“乙肝包治”是骗人的乙肝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疑难病症,按照目前世界肝病学界对慢性乙肝……
由此可见,在一些广告中,那些所谓采用“特效药物”、“高精尖手段”、“创新基因疗法”等,“保证”使乙肝“大小三阳全部转阴”的说法,是多么的站不住脚。
“转阴”具有两重性
过去认为乙
肝病毒多项指标检查(如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转阴了,病情自然也就好转了。其实,乙肝转阴具有双重性。
有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式等,出现乙肝病毒指标的转阴。最常见的是“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或是“小二阳”(即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有时甚至转为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乙肝恢复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自愈和自限,一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发生的积极反应。
但有的患者反复用药治疗,或者未经特殊治疗,也出现了乙肝病毒指标的转阴,而他们的症状、体征却不断加重,出现疲乏劳累,腹胀纳差,面色萎黄、肝功能损害加剧,凝血机制恶化等。这种情况说明,这些转阴可能是病毒变异造成的。乙肝病毒变化形式是极其复杂的,决不能用一元化解释。病毒变异后,使乙肝病毒e抗原不能产生,以致检查e抗原为阴性,但它并不代表病毒复制的减轻或消失,病毒复制依然在暗中进行,使病情迁延不愈。
病毒变异导致转阴,不仅导致医生的误判,还会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失败。因此,乙肝治疗过程中不必一味要求病毒指标转阴,而应首先强调肝功能的长期正常及稳定。
不要过分焦急担心
乙肝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要过分焦急担心。临床证实,焦虑、挫折感等不良
精神因素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免疫力,并将活化一些遗传上存在的不良基因而并发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要放下包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忌酒。
此外,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自备一份档案。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及b超检查,以及时发现是否已发生隐匿型肝炎(转氨酶正常但b超光点粗糙不匀或球蛋白升高),及时治疗就可能防止发展成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及其他合并症等。若出现明显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感或腹胀、腿软、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等,就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易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甚至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