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是疾病进入人体的门户。由不洁食物引起的各种传染病,以及糖尿并高血压并肥胖和贫血等都是与食物经口而入分不开的。病不但从“口入”,而且病也可以从口唇、口腔的形态、色泽变化反应出来。口唇,民间称为嘴唇皮,它内上下两片唇组成,围成了嘴巴,医学上叫口裂,唇有美容作用,尤其是嘴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解剖学名称为唇……
唇色发白:若双唇淡白,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常见于贫血和失血症;若上唇苍白泛青,多为大肠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畏寒、冷热交加等症状间而出现;若下唇变苍白,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现象。
唇色淡红:多属血虚或气血两虚。体质虚弱而无疾患之人可见此唇色。
唇色深红:唇色火红如赤,常见于发热。肺源性
心脏病(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当缺氧时呈绛紫红色,临床上称为发绀。唇色如樱桃红者,常见于煤气中毒。
唇色泛青:为气滞血淤,多是血液不流畅,易罹患急
性病,特别是血管性病变,如血管栓塞、中风等急暴之症。
唇色发黑:环口黑色是肾绝、口唇干焦紫黑更是恶候。若唇色黯黑而浊者,多为
消化系统有病,时见便秘、
腹泻、下腹胀痛、头痛、
失眠、食欲不振等;若唇上出现黑色斑块。口唇边缘有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若在唇部、口角,特别是下唇及
口腔粘膜上有褐、黑色斑点,有时很密集,没有不适的感觉,则可能在患者的胃肠道中发生多发性息肉。
三、望口腔的形态
正常口腔是平整光洁的,如果口腔粘膜红肿、起水疱、发生溃疡或者出现黄白色斑点,有时伴有发烧、疼痛、不能进食。这是患了口腔炎。平时,口腔内有无数的细菌,一旦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便繁殖起来,引起口腔粘膜、齿龈、舌体发炎,有时也可由病毒或过敏引起。
烟酒过度,身体疲劳或假牙、龋齿刺激时也可引起口腔炎。有的妇女每逢月经来潮时,出现周期性口腔发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