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第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卫生部日前透露,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30多年来我总结出肿瘤防治的点滴知识和经验,简称为肿瘤预防“三要三不要”,做为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内容,旨在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尽绵薄之力。一要积极预防,不要听天由命什么是正确的健康观念呢?有人用100000……来……
刚刚过去的第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主题是“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卫生部日前透露 ,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30多年来我总结出肿瘤防治的点滴知识和经验 ,简称为肿瘤预防“三要三不要” ,做为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内容 ,旨在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尽绵薄之力。
一要积极预防 ,不要听天由命
什么是正确的健康观念呢 ?有人用 100000……来分别代表健康、事业、财富、自由、保障等人类需求 ,健康是“1” ,没有“1” ,再多的“0”都是一场空。换句话说 ,健康是有价值的 ,是无价之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说过 :“在一切幸福中 ,人的健康实甚过任何其他幸福 ,我们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很多人会说 ,得不得癌命中注定 ,防不防癌意义不大。这种消极的观点毫无科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 80年代就提出 ,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如吸烟、贪酒、便秘、熬夜、营养不良或过剩、空气污染等 ,都是致癌的祸根。现在有许多人怕见到“癌”字 ,并认为无法可防。“癌症病因不清、无法预防”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在农村里甚至还有人认为得癌症是做过缺德事的报应 ,担心别人知道后会嫌弃 ,不敢声张。癌症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 ,得了癌症的人被自己、被别人另眼相看 ,甚至有人将他们等同于残疾人。事实是 ,同其他许多疾病一样 ,癌症也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
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要破坏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指出 ,“人类的死亡 ,70%是由于无知”。预防癌症 ,我认为首先要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 ,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 ,5年之后 ,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 1/3!其次 ,不酗酒 ,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防癌保健品 ,如大枣、香菇、花椰菜等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定期体检 ;如有肿块、可疑痣、胃部不适、吞咽困难、阴道出血、鼻出血、大便带血 ,不规律便秘或腹泻、呛咳、血痰、胸痛、久治不愈的溃疡、不明原因的消瘦等 ,及时检查治疗 ;患有萎缩性胃炎、乙肝、乳腺小叶增生等癌前病变者 ,尽早治病。上述措施均可有效地预防癌症。
预防癌症不光是个人的事 ,还是国家的事。特别是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交通、能源快速发展 ,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不论在工作场所、室内、学校或医院 ,都可观察到水、空气品质在下降 ,土壤遭受污染 ,噪音、食品污染、化学性或放射性危险。我看过一个调查报告说 ,我国 32 2个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综合分析 ,70%的城市完全环境处于三级和超三级标准 ;噪音污染严重 ,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 ,交通、建筑噪音尤为突出 ;城市环境未得到有效治理 ,“白色污染”严重 ,植被减少 ,土地退化 ,湿地消失 ,水生态平衡失调……这些污染都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是导致癌症发病的潜在环境因素。
癌症病因 80%以上是由环境引起的 ,特别是和环境中某些致癌的化学因素有关。由于癌症和人们的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 ,医学界也把癌症称为“生活方式病”。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不要过度疲劳
不少 35岁~ 50岁的社会主流每天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打拼 ,常年不知疲倦地工作 ,每天疲于奔命 10余个小时 ,却不知癌症就住在疲劳隔壁。
疲劳 ,主要是心理疲劳。“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不久前揭晓了 ,结果是 :在癌症诱因的自我分析中 ,36.6%的患者认为由于过度劳累而诱发 ,11%的病人认为是长时间的情绪抑郁而诱发 ,有 8%和 7.1%的病人分别认为是由遗传和工作压力过重而诱发癌症。这些病人中的大部分是出现症状后就诊而被诊断为肿瘤 ,占 77.1% ;通过体检、普查等发现的早期肿瘤患者只占 2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肿瘤预防工作仍然比较艰巨。
(关于肿瘤的防治 ,作者专门撰写了《肿瘤防治与康复》一书 ,已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编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