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们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肿瘤研究,但总的说来,目前的肿瘤治愈率并不比30年前好多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ichaelF.Clarke和MaxS.Wicha等在2月2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网络版上报告,他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肿瘤治愈率低的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的肿瘤治疗瞄错了靶。实际上,肿瘤内的一小群干细胞才是罪魁祸首。……
尽管人们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肿瘤研究 ,但总的说来 ,目前的肿瘤治愈率并不比3 0年前好多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ichaelF .Clarke和MaxS .Wicha等在 2月 2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网络版上报告 ,他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肿瘤治愈率低的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的肿瘤治疗瞄错了靶。实际上 ,肿瘤内的一小群干细胞才是罪魁祸首。
传统理论认为 ,所有肿瘤细胞均按指数分裂生长 ,但该研究论文证明这一模型是错误的。研究小组在对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 ,肿瘤中只有其中一小群细胞起到了“种子”的作用 ,即仅有一小部分细胞具有复制能力。这一结论提出了肿瘤形成的新概念 ,它对提高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意义深远。该文章指出 ,目前肿瘤的常规治疗的确能杀死大部分恶性细胞 ,但它们却错过了肿瘤干细胞 ,所以肿瘤才会常常复发。人们先前已提出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类似的干细胞。但实体瘤也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这一论点还是首次提出。目前使用的有效抗癌药物都只能使瘤体缩小 ,而该项研究显示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干细胞是具有复制、再生能力的不成熟细胞 ,能够分化形成器官组织的所有细胞。三年前 ,美国肿瘤研究专家RobertA .Weissman就发现干细胞基因组的突变和重排将导致白血病的形成。在目前的新研究中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了人类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他们采用 3个分子标记将这些肿瘤细胞分为不同的两类。其中一种只需 200个细胞就可在小鼠体内生长成肿瘤 ,而另一种细胞即使已达 1万个也不能形成肿瘤。Weissman认为 ,从这一现象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干细胞的定义。靶向肿瘤干细胞是开展肿瘤新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干细胞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可能对毒物 (如化疗药物 )具有自身保护机制 ,因此 ,杀伤肿瘤干细胞可能是困难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利用DNA微阵列 (或称基因芯片 )试图发现肿瘤干细胞内被激活的基因 ,这一工作将发现抗癌药物作用的新靶点。通过研究正常成人乳腺干细胞 ,人们也将了解乳腺癌的发生过程。研究的关键在于发现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区别。当正常干细胞调节生长的能力失控时 ,肿瘤就可能发生 ,而突变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Weissman说 :“这一研究结论的发布 ,将会使许多科学家从此转向肿瘤干细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