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防治肿瘤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中药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放、化疗的副作用主要是对骨髓的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中医应用健脾和胃,补气养血,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减轻和改善这些副作用。同时中医药配合全身化疗,对肺癌、肝癌等有增加缓解率的效果,对胃癌、肠癌、乳腺癌等的术后辅助化疗有延长生存期的作……
我国中医防治肿瘤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
中药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放、化疗的副作用主要是对骨髓的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影响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 ,中医应用健脾和胃 ,补气养血 ,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减轻和改善这些副作用。同时中医药配合全身化疗 ,对肺癌、肝癌等有增加缓解率的效果 ,对胃癌、肠癌、乳腺癌等的术后辅助化疗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中医中药对晚期肿瘤的治疗有效 :对已经不适于手术和放、化疗的晚期患者 ,临床应用中药可减轻症状 ,稳定瘤体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中药可减少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如吕炳奎教授的“肺瘤平膏”减少了肺癌的转移 ,佘桂清教授的健脾益肾冲剂明显延长了胃癌术后 1、 3、 5年的生存期 ,目前全国多中心观察的参一胶囊可能为中药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得出一个肯定性结论。
中药在肿瘤预防中的作用 :应用中药可以减少和防止肿瘤的发生。
中医药的实验室研究晚于治疗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个成果 :
中药可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中药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 ,内容最多 ,时间最长 ,工作最深入 ,结果最肯定。采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淋巴细胞转化 , E -玫瑰花环试验到目前采用的 T C亚群试验 , N K细胞活性 , I L - 2功能的测定等方法均证实中药具有生物反应调节剂作用。此外为在分子免疫学水平上探讨扶正中药的免疫功能 ,我国进行了系统研究 ,包括细胞免疫活化途径与信号传导和人体免疫环。
中药有抑制肿瘤和防转移的作用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证实中药有抑瘤作用 ,虽然中药的抑瘤作用弱于化疗药 ,但毒副作用小 ,以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明确了一些中药对肿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研究结果证明清热解毒类中药抗肿瘤作用明显。目前 ,实验室开展较多的是中药抑制肿瘤转移作用机理的研究 ,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基因水平的研究 ;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的 D N A、血小板粘附因子、内皮细胞粘附因子的研究 ;在免疫学方面进行转移与蛋白酶降解、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部初步表明了中药的多部位、多靶点作用。
中药的抗多药耐药作用 :肿瘤耐药是目前治疗的难点。中药多药耐药研究已出现好的势头 ,对浙贝母碱等相关中药的研究正在为抗多药耐药作用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