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立医院口腔科李文刚、于殿绅副教授在袁锡兰教授指导下,率先在山东省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牙龈癌术后上颌骨缺损手术获成功。接受该高难手术的患者为一名11岁男孩,来自山东省郓城县农村。来院就诊时,该患儿右侧上颌牙龈肿瘤大约3厘米×4厘米左右,并已侵犯到上颌骨,右侧上颌大多数牙齿已经松动。经病理检查,诊断其为“右上颌牙龈鳞状细胞……
近日 ,山东省立医院口腔科李文刚、于殿绅副教授在袁锡兰教授指导下 ,率先在山东省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牙龈癌术后上颌骨缺损手术获成功。
接受该高难手术的患者为一名 11岁男孩 ,来自山东省郓城县农村。来院就诊时 ,该患儿右侧上颌牙龈肿瘤大约 3厘米× 4厘米左右 ,并已侵犯到上颌骨 ,右侧上颌大多数牙齿已经松动。经病理检查 ,诊断其为“右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按照常规治疗方法 ,应该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大部分右侧上颌骨 ,由于术后口腔和上颌窦相通 ,将会遗留一个很大的洞腔 ,对此传统处理方法都是通过戴假牙托来封闭这个洞腔。由于该患者年龄较小 ,术后假牙托需不断地进行更换 ,且上颌骨切除后患者的面部会发生塌陷 ,随着日后生长发育 ,面部畸形会越来越严重 ,而且口腔内遗留的洞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吞咽和语言功能 ,右侧上颌牙齿的缺失也会大大减低患者的咀嚼功能。考虑到以上因素 ,李文刚副教授根据多年从事口腔颌面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的经验 ,提出采用患儿自身小腿的腓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采用该组织瓣进行修复主要有以下优点 :腓骨对于小腿为非承重骨 ,切取后对小腿功能影响不大 ;腓骨的供血动脉有滋养动脉和弓形动脉两种供血方式 ,截断后再拼接起来不影响其血液供应 ,有利于形成上颌骨的弧度和外形 ;腓骨主要为皮质骨 ,成活后可在其上做种植牙 ,从而能完全恢复患儿口腔功能 ;腓骨的腓动脉有多条皮肤穿支 ,可以形成由腓动脉供血的由骨和皮肤组成的复合组织瓣 ,可以同时修复上颌的软组织缺损 ,现已成为颌骨缺损修复的首选组织瓣。
经过手术前的详细检查和认真准备 ,手术在袁锡兰教授指导下分两组同时进行 ,于殿绅副教授带领一组完整切除牙龈肿瘤 ,李文刚副教授带领一组切取腓骨肌皮瓣 ,并将腓骨塑成上颌骨形态后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腓骨植入口腔内 ,腓静脉和腓动脉分别与颈部的面前静脉和颌外动脉吻合 ,又用腓骨瓣上携带的皮岛修复了口腔腭部的黏膜缺损。整台手术历时 8小时 ,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 ,患儿面型恢复至正常形态 ,X线检查证实术后两侧颌骨形态很对称。计划随访一年后进行种植牙修复 ,从而完全恢复口腔功能。
该例手术的成功 ,标志着山东省立医院口腔颌面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