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青光眼若不能及早诊断和积极恰当地治疗,会引起永久性失明。我国青光眼致盲占致盲原因的第三位或第四位,4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约为2.5%,由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是相当多的,也可见防治青光眼的重要性。防治青光眼,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但做到这点有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青光眼患者缺乏明显的症状,在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这时……
患了青光眼若不能及早诊断和积极恰当地治疗 ,会引起永久性失明。我国青光眼致盲占致盲原因的第三位或第四位 , 4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约为 2. 5%,由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是相当多的 ,也可见防治青光眼的重要性。
防治青光眼 ,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 ,但做到这点有一定的困难 ,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青光眼患者缺乏明显的症状 ,在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 ,这时只能亡羊补牢了。因此 , 40岁以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青光眼病史者应列为青光眼普查的对象 ,而发现有前房较浅者应定期复查。这种普查就是对青光眼的筛检 ,对 65岁以上的老人 ,应定期进行青光眼检测。
普查青光眼的方法常用的有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
眼压是眼球内各种结构对眼球内壁的压力 ,其正常值为 11~ 21毫米汞柱。眼压如果超过眼球内组织 ,特别是视神经的承受能力 ,就会引起青光眼。测量眼压使用的是眼压计 ,现常用的是非接触式 ,利用一种可控制的空气脉冲原理测量眼压 ,具有避免交叉感染、无损伤、方便等优点。还有一种是接触式 ,测量时患者需平卧 ,先要滴表面麻醉眼药水 ,然后再测量并根据读数换算成眼压值。如果眼压值高于正常 ,应做进一步检查 ,以确定是否有青光眼。
由于人的眼压是有一定波动的 ,测量时不一定就是眼压升高时 ,故不能测一次眼压就决定诊断 ,而需要多次、长期测量再作出诊断。有一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不能根据眼压来确诊 ,而必须通过其他检查方法来确诊。有些患有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的人 ,必要时也应测眼压。如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就应这样 ,以免漏诊 ,一旦漏诊 ,白内障手术做得再好 ,因青光眼已导致视神经损害 ,视力恢复就不佳 ,此时则悔之晚矣。
第二项是用眼底镜检查眼底 ,它可以发现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乳头的异常。视神经乳头又称视盘 ,位于眼球内的后部 ,是产生视觉信息的必经之路。视乳头呈盘状 ,中部凹入 ,色较外周稍淡 ,称为视杯 ,其直径与整个视盘直径的比例称为杯盘比。正常时其比值小于或等于 . . 3。当这一比值大于 0. 6,或双眼比较的差值大于 0. 2,则应引起重视 ,定期复查。对青光眼患者来说 ,这是视神经受到损害的表现 ,而且往往是不可逆的。但是 ,眼底镜检查往往不能单独作为筛检青光眼的方法 ,也不具有特异性 ,还必须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作出诊断。如果在随访中发现视神经乳头的凹陷呈进行性加深、扩大 ,则具有诊断意义。
第三项是检查视野。视野就是眼睛向正前方注视不动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多种眼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都会引起各具特点的视野缺损 ,具有可重复性的旁中心暗点或有鼻侧阶梯 ,往往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的征象。测量视野有多种方法 ,且日趋进步 ,日益定量精确和自动化 ,如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阈值定量检查 ,较容易发现早期的视野缺损。疑有青光眼者应做视野检查 ,必要时应每隔3~ 6个月复查一次 ,并与以前的检查做对照观察 ,判断能否确定或否定青光眼。为便于对照 ,最好在同一医院、相同条件下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