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玻严格的说,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损伤为特征的眼病,通常为慢性病程,可导致视功能障碍甚至盲目的疾病群。眼压增高也是青光眼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之一,但仅有眼压异常增高,没有眼底及视野等视神经损害的体征,不等于一定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 ,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 ,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严格的说 ,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损伤为特征的眼病 ,通常为慢性病程 ,可导致视功能障碍甚至盲目的疾病群。眼压增高也是青光眼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但仅有眼压异常增高 ,没有眼底及视野等视神经损害的体征 ,不等于一定是青光眼。
青光眼通常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及先天性青光眼等四大类。原发性青光眼又根据房角宽窄、开放与关闭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两个基本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原发性青光眼一般都是双眼发病 ,但发病时间往往不太一致 ,通常双眼均需要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是继发于眼部其它疾患或某些全身疾病而引起的青光眼 ,常为单眼 ,除了控制眼压外往往还需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混合型青光眼是指两种以上的青光眼合并发生 ;先天性青光眼又分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和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三类。
青光眼患者眼球内的压力异常升高 ,造成视神经萎缩及其视野的缺损和缩小 ,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最终将导致患眼失明。到目前为止 ,视神经萎缩不可能恢复 ,因而青光眼导致的失明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 ,失明后即使得到再好的治疗也将无法恢复视力和视野。因此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预防青光眼致盲的关键。
在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 0. 21~ 1 . 64%。 40多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 5%。随着传染性眼病的逐渐控制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 ,青光眼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占全体盲人的 5. 3%~ 21%。通过加强对 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才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才能使我们的青光眼防治工作真正收到实效。眼压异常升高、眼底视乳头改变及视野缺损为诊断青光眼的三个重要指标 ,也是青光眼患者追踪复查的重要内容。
过去人们对青光眼缺乏认识 ,往往延误治疗 ,以致失明。许多人不理解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和如何对其治疗。误认为青光眼会有某些早期自我感觉症状 ,等有了症状再治也不晚 ;或以为青光眼能通过药物或开刀治好 ,或只要配戴合适的眼镜就能够提高视力。
青光眼虽然可能致盲 ,但只要早期发现 ,合理治疗 ,绝大多数人可能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力。我们寄语青光眼患者几点意见 :如果您得了青光眼 ,尤其是普查发现的或医生诊断是早期青光眼 ,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也许您比许多不知道自己有青光眼的人幸运得多 ,因为对于青光眼早治和晚治的疗效和预后大不一样。既来之 ,则安之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青光眼。青光眼大多数是终生眼病 ,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 ,您可能要和眼科医生终生打交道。要信任并尊重您所选择医生的每一句忠告 ,每一个医嘱 ,要学会善待青光眼 ,习惯于每日用药 ,每周、每月一次或一年数次的定期随诊复查。只有具备了这种“打持久战”的心理素质 ,才能终生受益 ,把青光眼可能造成的机功能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