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有青光眼患者近6700万,其中有670万患者最终因青光眼而发生盲目。近年来有学者推算出我国40岁以上人口中青光眼患者高达940万,其中盲目患者达520万,这一数字远远大于原先我们所估计的。目前青光眼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国,青光眼的治疗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大部分患者接受滤过性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一……
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有青光眼患者近 6700万 ,其中有 670万患者最终因青光眼而发生盲目。近年来有学者推算出我国 40岁以上人口中青光眼患者高达 9 40万 ,其中盲目患者达5 20万 ,这一数字远远大于原先我们所估计的。
目前青光眼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 ,青光眼的治疗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 ,其中大部分患者接受滤过性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 ,一些抗代谢药物例如 :5-Fu、丝裂霉素被用于这类手术中 ,结果一方面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增加了 ,但另一方面 ,薄壁滤过泡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由于薄壁滤过泡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的后果 ,更加影响了患者的视功能及生活质量。所以当我们跨入 21世纪时 ,对青光眼的治疗的目标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我们的目标是单纯控制眼压 ?还是保护视功能 ?
21世纪青光眼治疗模式的转变
1.药物治疗
由于长期以来使用 β受体阻滞剂所存在的心肺副作用 ,给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患者带来了许多不适甚至生命危险。近来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抗青光眼药———前列腺素衍生物 ,这类抗青光眼药物的特点不同于传统药物 ,它们可促进房水经另一通道排出 :葡萄膜 -巩膜通道 ,所以降眼压效果更强。另外 ,由于它们属于FP受体激动剂 ,通过降解葡萄膜 -巩膜通道细胞外基质 ,增加房水排出 ,所以无心肺副作用 ,从而为青光眼药物治疗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临床已使用的这类药物有Latanoprot、rescula、travartan、lumingan等。
另外 ,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也是青光眼治疗的关键。不可否认理想的控制眼压是目前视神经保护的重要手段 ,但对非眼压因素所致视神经损害的防护仍不能忽视。目前人们认为 ,新型抗青光眼药物 ,例如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和α2受体激动剂 ,均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经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证实 ,目前上市的各类药物尚无一类有肯定的作用 ,所以视神经保护的研究仍是本世纪青光眼研究的重要课题。
青光眼药物治疗领域中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目前提出的将眼压控制在“靶眼压”水平仅仅是一种概念 ,事实上我们尚无有效的方法确定每个个体的靶眼压水平。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监控又是一项耗时耗财的工作 ,就是目前最灵敏的视野计也并不能满足监测已存在的视功能损害进展。例如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 20%时 ,视野计上仅能表现为 5db的丢失 ,所以青光眼药物治疗效果的短期评价仍是目前未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青光眼药物治疗方面 ,现在不仅是强调将眼压控制在“靶眼压”水平 ,夜间眼压的控制 ,以及眼压日间波动幅度的控制已成为眼压控制的监控标准。寻找有高敏感度、高特异性的监控手段也是药效评价领域中极为重要的课题。
2.手术治疗
目前经典的小梁切除术仍是主流术式。但有一种趋势 ,许多学者都在寻找一种非滤过泡依赖性的手术方式 ,例如深层巩膜切除术 ,粘弹性剂Schlemm’s管扩张术 ,非穿透小梁手术 ,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分离术。这些手术在目前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其早、中期效果和小梁手术相当 ,并发症减少 ,但其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目前尚未见长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准分子激光及内镜系统为青光眼手术提供了新的手段 ,目前已有关于准分子激光辅助的非穿透小梁手术、内镜指导下的小梁穿孔睫状体光凝术的报道 ,这些技术可能在本世纪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新型的房水引流装置的研发将可能为难治性青光眼 ,特别是难治性青光眼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新的材料。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瘢痕增殖药物丝裂霉素和 5-Fu在青光眼手术使用中带来了许多问题 ,寻找一种安全、毒副作用小、又具有抗瘢痕增生效果的新型抗纤维增生药物也是本世纪青光眼手术治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3.青光眼低视力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们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防护和再生还不能有太大的作为 ,但是对于青光眼患者中的低视力者 ,特别是小视野患者 ,可采用光学性或非光学性助视器材 ,提高和改善他们的视觉空间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这一工作也是本世纪青光眼康复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项工作在我国目前尚未开展。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 ,青光眼低视力患者的康复工作将在本世纪成为我国眼科及视光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