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为圆满完成该项工作,重庆市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领导小组”,并在沙坪坝区、大足县、忠县3区县和重庆师范学院成立了负责具体业务工作的相应机构,确定了城、乡中小学共计24所学校作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校。此次调研共现场采集9765份样本数据,涉及6—22岁年龄段近1……
编者按 :
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 ,为圆满完成该项工作 ,重庆市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领导小组” ,并在沙坪坝区、大足县、忠县 3区县和重庆师范学院成立了负责具体业务工作的相应机构 ,确定了城、乡中小学共计 24所学校作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校。
此次调研共现场采集 9 765份样本数据 ,涉及 6— 22岁年龄段近 1万名学生。为此 ,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这些资料详尽论述严谨的调研报告 ,不仅将为国家制定 21世纪的学校体卫工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而且相信对广大基层体调工作人员乃至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广大教育工作者 ,学生家长都会有所裨益。
本文着重分析 2000年重庆市城乡 7— 22岁各自的近视患病情况 ;与 9 5年近视患病情况的比较。
据本次的体调数据资料 ,近视在本市学生中严重存在。小学 7— 12岁为 17. 8%,初中 13— 15岁为 48. 7%,高中 16— 18岁为 70. 4%,大学 19— 22岁 83.5 %,因此 ,在学校卫生工作中近视的防治应纳为工作重点。
另就数据用两大样本率的 U检验和卡方检验 ,对地区、性别、年龄三方面进行了近视患病情况的比较 :
1.近视患病率在检验水准为 0. 05的时候 ,无论在城与乡、男与女、还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学段 ,近视患病率均存在地区、性别以及年龄构成上的差异。
2.患病率的差异分别表现在 ,城、乡 ,女、男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这三个规律上。具体如下 :初中比小学高 17倍 ,高中比初中高 21%,大学比高中又多 13%;城市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51%、 56. 3%,而乡村男女为 37. 5%和 42. 6%,此差别在小学尤为明显 ,于初、高中持续存在 ,但在大学生中差距已不足 4%。此外据《 9 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报告》一书中报告的 9 5年学生近视患病情况的数据与本次数据作一比较 ,以了解患病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见 :
1. 2000年近视患病情况有所下降 ,其年龄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2.患病率的差异仍表现为上述三个规律。
3.为了解学段患病情况的具体差异 ,对两样本进行 U检验 ,可见 ;7— 12岁的患病构成有显著性差异即 2000年校 9 5年近视患病情况有所下降 ,其余学段未见显著性差异。分析与建议 :
1.四学段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近视率 ,且随学生学习年限的增加 ,视近工作时间的延长以及相对睡眠时间的缩短渐呈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不注意有眼卫生及自我保护、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的减少、营养、遗传等诸多诱因有关。虽然 ,从比较两次结果可知 , 2000年患病情况明显低于 9 5年 ,于 7— 12岁阶段尤为明显 ,但同时也应注意 ,加大监督与贯彻力度 ,引导今后的防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地区与性别的近视患病率差距 ,虽较 9 5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但也明显存在下列问题 :
1).虽然城市的防近工作肯定优于乡村 ,但城市学生晚自习时间长、喜好电脑电视上网小说等可能会导致城市学生的患病率高于乡村 ;另一可能原因是 ,虽城市的采光、照明情况优于农村 ,但乡村学生有着更为广阔的户外活动或者田间劳动的机会 ,视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
2).女生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 ,可能是由于其较后者有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导致学习负担过重 ,学习时间过长 ,户外活动时间过少而成。在乡女方面尤为突出。
鉴于此两方面 ,建议各相关单位应在现有防近工作的基础上 ,更切实有效的进行宣教、提倡、指导等系列工作 ,尽量将防近工作抓早、抓深 ,让学生们地视力以更积极、更自觉的方式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