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国)今年不满7岁的小伟是个漂亮小男生,因为长期不科学用眼,造成中度弱视外加散光,至今已有两年“眼镜史”。来自重庆市日前对中小学生视力普查的数据显示,年级越高,近视率也越高,高三学生的近视率高达80%~90%;更令人担忧的是,从1995年以来,该市主城区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已由23.86%上升到25.78%。今年元旦,……
本报讯 (记者李国 )今年不满 7岁的小伟是个漂亮小男生 ,因为长期不科学用眼 ,造成中度弱视外加散光 ,至今已有两年“眼镜史”。
来自重庆市日前对中小学生视力普查的数据显示 ,年级越高 ,近视率也越高 ,高三学生的近视率高达 80%~ 9 0%;更令人担忧的是 ,从19 9 5年以来 ,该市主城区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已由 23. 86%上升到 25. 78%。
今年元旦 ,记者在重庆市急救中心近视治疗中心和该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看到 ,前来就诊的学生家长更是挤爆了门槛 ,日门诊量分别达 80~ 150人次。其中 , 9 5%都是 18岁左右的青少年。专家由此呼吁 ,保护青少年视力已迫在眉睫。
据了解 ,随着寒假的来到 ,重庆市各大医院眼科门诊的门槛也被前来求诊的小眼镜们踏破。令医生们担忧的是 ,在儿童眼病中 ,弱视群体成为越来越壮大的一支“小分队”。除先天性弱视以外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用眼不科学造成的后天弱视 ,其中更不乏整天守着电视机的小电视迷、游戏迷。
重医附一院眼科专家李平华医生说 :“儿童弱视群体扩大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 ,我们呼吁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
据统计 ,目前重庆市斜视患者的发病率为总人口的 1%,弱视发病率为 3%,共有数万弱视患者。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出生至 3岁 )和敏感期 (12岁之前 ),视觉功能容易遭到诸如斜视、屈光参差以及高度屈光不正 (含高度散光 )的损害 ,形成弱视。
儿童视力损害后 ,每天面对的都是模糊的影像 ,大脑接受的信息有别于正常儿童 ,造成学习困难。同时他能从别人的评价中知道自己与人不同 ,从而小小的年龄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性格也可能会越来越孤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眼科专家赵堪兴教授告诉记者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 ,矫正视力不足 0. 8,但没有器质性病变发生。主要表现为视物不清 ,通过眼镜也不能矫正到正常。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 ,父母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有孩子斜眼看物 ,走路有困难 ,或近距离看书等症状 ,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对孩子进行视功能检查。据了解 ,目前弱视治疗最关键的有两条 :一是散瞳验光 ,若有屈光不正 ,首先要配上一副合适的眼镜 ,并坚持戴用 ;二是在眼科专家的指导下做各种治疗 ,训练弱视眼 ,促进视力提高。如果发现弱视 ,越早治疗越好 ,在学龄前矫正最好。及时治疗 ,就可以恢复建立眼睛的视觉功能。尤其是 12岁以下儿童 ,眼睛调节能力强、可塑性高 ,因此 ,当出现眯眼、斜视、弱视等不正常情况时 ,家长不能凭经验将其视为近视 ,简单的验光、配镜了事。
重庆市急救中心近视治疗中心石红副主任认为 ,要提高青少年用眼卫生的意识 ,需要全社会的帮助。首先 ,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良好的读书习惯 ,孩子用眼 1小时要休息 10分钟 ,看电脑、电视等每半小时要放松一下眼睛 ;其次 ,学校要减少学生作业负担 ,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 ,并坚持让学生做眼保健操 ;此外 ,家长还应从饮食上给孩子合理添加含维生素A、B、C的食物 ,如胡萝卜、动物肝脏、青菜、牛奶、水果等。与此同时 ,患了近视治疗方式也因人而异 ,不要仓促决定。比如选择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就应慎重 ,因为实施激光手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具体说 ,只有近视、远视或散光的度数稳定 1到 2年后 ,才适合接受手术。且 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眼球发育尚不成熟 ,一般不宜接受手术。更重要的是 ,要认真挑选手术的医院和设备。她说 ,目前开展角膜屈光手术的医院较多 ,医生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个别医院为了拉患者 ,盲目夸大手术的疗效 ,弱化术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致使患者及家长对术后效果及风险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这位眼科专家还提醒近视眼患者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手术风险 ,术前应进行充分的检查 ,同时 ,还要排除患者患有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疤痕体质等眼科疾病的可能性 ,如佩戴隐形眼镜则须停戴 2周才能进行检查 ;此外 ,还有必要查眼底 ,若有病变就不适合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