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地看去,满大街的眼镜店里,超薄的、有机玻璃的、树脂的、无框的、隐型的,各式各样的近视镜琳琅满目,眼镜生意的火爆足以看出近视人群之众。再看看这些眼镜店的位置,中学附近,大学旁边,图书城内……大多集中在青少年人群居多的地方。孩子近视了,对一些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近视了就戴眼镜呗!”可孩子一发现近视就该架上眼镜吗?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了……
不经意地看去 ,满大街的眼镜店里 ,超薄的、有机玻璃的、树脂的、无框的、隐型的 ,各式各样的近视镜琳琅满目 ,眼镜生意的火爆足以看出近视人群之众。再看看这些眼镜店的位置 ,中学附近 ,大学旁边 ,图书城内……大多集中在青少年人群居多的地方。孩子近视了 ,对一些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近视了就戴眼镜呗 !”可孩子一发现近视就该架上眼镜吗 ?不问不知道 ,一问吓了记者一跳 ,因为从眼科医生的口中 ,得到的不是一个答案。
专家观点之一 :真性近视最好戴眼镜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 ,只要是真性近视 ,最好还是戴眼镜。”说这话的 ,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屈光中心副主任医师齐颖。她向本报记者解释说 ,近视发病的年龄越早 ,孩子视力也就越没有定型。如果视力在 0. 5~ 0. 6的非正常视力状态下 ,又不给他配戴眼镜 ,他会经常眯着眼睛来提高视力 ;长时间过度用眼 ,近视度数就会加深 ,而视网膜系统长期没有正常视力的刺激 ,将来可能会形成弱视。一旦形成弱视 ,视力很难矫正到正常视力 (1. 0)。齐医生还强调 :“只要经过散瞳验光有度数并且视力低于 1. 0,最好要配戴眼镜 ,但度数不要太大。比如 ,验光出来的度数是 1. 50D(150度 ),孩子能看到 1. 5,但1. 00D(100度 )能看到 1. 0,给他配戴 100度眼镜即可 ,孩子能够接受并且不会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发育。”
齐医生进一步解释说 :“如果散瞳后 ,孩子近视的度数低于 100度 ,比如 50度或 70度 ,视力可能在正常视力范围内 (0. 8~ 1. 0之间 ),可以让孩子适当调节 ,放松眼睛 ,如果调节得效果好 ,短时间可以不给孩子戴眼镜。但是 ,已经观察 3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视力并没有恢复 ,或者看东西更费劲了 ,还是应该配戴眼镜。”
当记者提出戴眼镜是否会加深度数的问题时 ,齐主任医师说 ,“度数加深与否跟戴眼镜没有必然关系 ,而主要与用眼有关系。一是跟过度用眼有关 ,另一个是跟近视的年龄有关。学生阶段基本上处于一个身体发展期 ,再加上学习负担重 ,用眼过多 ,近视也随之发展。”
专家观点之二 :不要轻易戴眼镜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眼科专家都赞同孩子一近视就戴眼镜。北京有家首仁眼科门诊 ,从事眼科治疗近 40年的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刘玉琪主任就认为 :孩子一近视是否要戴眼镜要看具体的情况。
正值周末 ,记者看到了门诊部里聚集了很多 10岁左右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 ,顺便和他们聊了起来 :童睫 ,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今年 8岁 ,小学三年级 ,今年学校体检时刚刚发现视力下降。据童睫爸爸说 :“原来近视有 50度、可非典时期学校放假 ,孩子整天在家看电视 ,度数一下子升到了 125度。”“这么小的年龄就近视 ,将来还要学习、工作可怎么办 ,我们家长很是心疼 ,可又不想让她戴上眼镜……”他们听说刘大夫这里不需要戴眼镜就可以治疗近视 ,就慕名而来了。经过几次治疗 ,童睫现在的度数恢复到了 75度。
据刘主任介绍 :“戴眼镜没有解决两个根本问题 ,一个是总看近的问题 ,城里的孩子没有机会看远 ;另一个是睫状肌调节无力。”目前 ,孩子戴眼镜存在很多误区 ,一是孩子近视了 ,并且是300度以上高度近视 ,如果不配戴眼镜 ,孩子就会眯眼 ,致使眼睛中的景象始终处于模糊状态 ,视网膜系统没有—个清晰的视力刺激和兴奋的状态 ,影响视网膜发育 ,会造成弱视。这样下去 ,即使矫正视力 ,效果也不好 ;另一个误区是孩子戴上眼镜也总是看近 ,因为获取知识的媒介距离他们仍然很近 ,在这种配戴眼镜又看近的情况下 ,近视度数必然会加深。近视是看远模糊而看近清晰 ,一般而言 ,戴上眼镜都能看到5米远的物体 ,用这个本应看远的度数总在看近 ,眼镜的度数必然也增加了。
眼球是人体血管和神经的一个末梢器官 ,而中医治疗近视讲究“健脾养血” ,儿童脾胃吸收能力强 ,血液里的营养成分就多了。刘主任的治疗思路是 ,根据中医“血之余而生精 ,精之余而上注于目”的原理 ,合理地调整好脾胃 ,使孩子吸收功能增强 ,血液里的营养增加 ,才能把精华“上注于目”。眼睛发育得好 ,视觉系统就更健康 ,看远的能力当然也就更强。再加之针灸的治疗和中药的调理 ,在这种动态的治疗方法下 ,近视是可以预防的。
近视率为何居高不下
据卫生部、教育部近日发布的一次联合调查结果 ,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接近 60%,仅次于日本 ,居世界第二位 ;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 ,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 34. 6%,高中生近视率更达 70%,近视居高不下的原因不容忽视。
同仁医院眼科齐医生指出 ,现代孩子近视居多除了遗传因素以外 ,“望子成龙”的环境压力是导致孩子近视高发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 ,除了一周五天上课之外 ,周末家长也会给孩子安排额外的作业 ,而且随着年级越高 ,学习负担越重 ,孩子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刘玉琪主任对此问题也有独到的看法。她认为 ,现代的孩子生活在“高度文化发展”的环境中 ,接触到的玩具、画片、电视、电脑等等都属于近距离媒介。这些媒介冲击着青少年的视觉 ,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无形中也被剥夺了看远的机会。眼球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下降 ,而眼球睫状肌看远的能力也会迟钝甚至丧失 ,造成青少年近视。如果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视力就会从假性近视发展成真性近视。
近视能治疗吗 ?
在青少年治疗近视问题上 ,同仁医院眼科医生齐颖强调 ,儿童和 18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宜做手术 ,最好配戴眼镜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视力 ,但不能彻底根治近视。
而刘玉琪主任则认为 ,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近视效果很明显。这种治疗一是解决了睫状肌无力的问题 ;二是解决了视网膜营养问题 ;同时加上给孩子一个望远训练的机会。从这三方面着手来解决治疗近视的初发期 ,使睫状肌能力增强和视网膜血液循环加快 ,促进孩子的视觉系统发育 ,加之望远训练来提高远视力 ,就可以避免轻度近视和假性近视。
对于高度近视的青少年 ,刘主任说 :高度近视配戴眼镜也有讲究 :当看近时就应当使用低度数的眼镜矫正 ;看远时要用充分准确的远用度数来看远。由远及近、渐进的近视镜片以及通过验光师的准确验光 ,可以控制一部分高度近视度数的发展。根据刘主任的介绍 ,目前有一种“多焦点镜片”正在使用当中 ,它可以控制高度近视的发展。“腿不好给他个拐杖 ,一旦脱离了拐杖 ,腿还是没有好”。近视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不能依靠“眼镜拐杖”来生活。
刘主任还强调 ,从屈光学角度来看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都有它不变的定义 ,实际上家长更应该关心在生活环境中如何预防、治疗和控制近视。她给家长和青少年们的忠告是 :不要因为假性近视而放松警惕 ,也不要因为真性近视而走进戴眼镜的误区 ;高度近视不要轻易用“振颤按摩器”来治疗近视 ,这种疗法可能让眼球视网膜发生外伤。
两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都特别强调了近视要预防。要从幼儿 ,甚至胎儿抓起 ,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阶段 ,学校和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用眼卫生。
资料近视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 ,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 ,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 ,两种病有本质的不同。
假性近视眼是在真正的正视眼、轻度远视眼或轻度近视眼的基础上 ,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参加 ,因而形成正视性假性近视、远视性假性近视或混合性近视。这三种假性近视均表现为远视力降低 ,但远视力降低的度数与实际度数不符 ,经过医院散瞳检查 ,如果是假性近视 ,度数就没了 ;如果散瞳后仍有度数 ,说明是真性近视。
相关链接青少年要注意视保健
在近视的防治中“防”应大于“治”。据中华眼科学会视光学组委员、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会员沈晔博士向本报记者介绍 ,目前青少年近视高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遗传因素 ,二是环境因素 ,如不良坐姿和饮食、用眼习惯差和滥用药物 ,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使眼睛内部睫状肌和眼外肌持续收缩 ,过度紧张诱发调节痉挛形成假性近视。
因此 ,要想有效地预防近视 ,关键在于增强视保健意识 ,积极采取视保健措施。如坚持做眼保健操 ;家中备有视力表 ,经常给孩子检测视力 ;饮食中多增加动物肝脏、新鲜蔬菜和水果、排骨、虾皮、豆类食品等有益眼睛健康的食物。
专家强调 ,由于眼睛是人体重要器官 ,因此在治疗和保健时 ,一定要选择既安全、有效 ,又对视觉发育无不良影响的科学措施、方法。据沈晔博士介绍 ,目前“基因疗法”在欧美发达国家非常盛行 ,是被国际医学界公认并广泛采用的“绿色疗法”。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安全调节睫状肌且生动有趣、无副作用、使用简便。它是根据远雾视调节增视原理 ,通过合理的光学设计 ,在特定的仪器产生一组运动图像 ,配上合理的照明和光学成像系统 ,通过对移动目标的注视 ,观察者可以有效地活动眼部肌肉 ,达到放松、锻炼的目的。活动目标的运动频率与人眼自身调节系统的收缩曲线相吻合 ,使观察者在舒适、放松的过程中 ,反复锻炼睫状肌 ,解除睫状肌痉挛 ,恢复其原有的功能 ,从而使视力逐步恢复和提高。
同时根据麦迪格增视图疗法 ,利用重叠的方格 ,在电脑的控制下 ,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线变化 ,使眼睛产生远视错觉 ,从而改变视觉环境 ,使眼睛睫状肌向极度远视状态调整 ,刺激和加快睫状肌的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恢复睫状肌的调节机能 ,使眼睛视力逐步得以恢复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