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病因和发病机理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本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史,病毒感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约80%患者可检测出抗血小板抗体,它吸附在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受损而被单核巨细胞系统所清除;此外,吸附这种抗体的血小板易在肝脾(主要在脾脏)中被巨噬细胞吞噬,使血小板寿命缩短。
血小板数量减少的程度与循环中抗血小板抗体量的多少成正比,即抗血小板抗体量越多,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越严重。新生儿患者其母可患有同样疾病,由于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以上特点都支持ITP是免疫机制引起的疾病。
脾脏不但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而且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器官,脾切除有效的患者术后抗血小板抗体滴度显著下降。
临床表现
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