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并风湿性瓣膜病以二尖瓣病变最多,约占70~80%。其次为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狭窄的发病率以年轻女性较高。病理:二尖瓣系由二个瓣叶构成,前内为大瓣,后外为小瓣。瓣膜由腱索和乳头肌与心室壁相连。风湿热侵犯心脏时,心内膜、心饥心包及瓣膜均可受累,但以瓣膜受损最重。早期在瓣膜交界面发生水肿、渗出等炎……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属于风湿性,但有部分病人由其他原因引起,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后并发孔头肌功能不全或腱索断裂,原发性心肌病和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改变为瓣膜增厚,疤痕挛缩,瓣膜面积缩小,使瓣缘不能对拢闭合。腱索粘连挛缩,将瓣叶向下牵拉,加重关闭不全。
病理生理:当左心室收缩时一部分血流返流入左房、使左房压升高,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在收缩期左房压可高至4.0~5.3kPa(30~40mmHg)。舒张期压力陡然下降至1.3~2.7kPa(10~20mmHg)。由于舒张期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血量较正常增多,可导致左心房或左心室肥大,最后可引起左心衰竭。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肺血管阻力的增加较为缓慢,可能与左心房压的间歇升高有关,左房血栓和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亦较二尖瓣狭窄者为低。
临床表现: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多年无明显症状。中度以上关闭不全者常出现活动后易感疲劳、心悸、气短。一旦发生左心衰竭病情迅速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