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并风湿性瓣膜病以二尖瓣病变最多,约占70~80%。其次为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狭窄的发病率以年轻女性较高。病理:二尖瓣系由二个瓣叶构成,前内为大瓣,后外为小瓣。瓣膜由腱索和乳头肌与心室壁相连。风湿热侵犯心脏时,心内膜、心饥心包及瓣膜均可受累,但以瓣膜受损最重。早期在瓣膜交界面发生水肿、渗出等炎……
左心导管检查:可测定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压力阶差,并可根据心排出量资料,计算瓣口面积。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可显示狭窄的部位及范围,左心室大小及室壁厚度。
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心绞痛、晕厥及左心衰竭等症状时,应及时手术治疗。否则病情发展迅速,多数在3~5年内死亡。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切除病变瓣膜,植入人造瓣膜。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除风湿热侵犯主动脉瓣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梅毒、细菌性心内膜炎、胸部创伤、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等亦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瓣叶炎症、增厚、疤痕收缩,使瓣叶不能对拢而造成关闭不全。
病理生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在舒张期不仅接受左心房流入的血流,还要容纳从主动脉返流的血液,导致左心室舒张期过度充盈,肌纤维延长,左心室扩张,肥厚。可逐渐引起左心衰竭。大量主动脉内血液返流,可使舒张压显著降低,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以多年无症状。随之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头颈部有强烈的动脉搏动感、眩晕、心绞痛、晕厥等症状。左心衰竭者可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