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慢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根据资料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病因病理:在我国,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仍以瓣膜疾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在美国则以高血压和冠心病为主……
疾病概述:慢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根据资料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病因病理:在我国,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仍以瓣膜疾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在美国则以高血压和冠心病为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室衰竭,较少单独出现,后者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全心衰竭又称双侧心力衰竭,临床上很常见。此时左右心同时衰竭,但亦可先后发生。
一、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的综合征。
(一)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按其渐进性严重程度,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心原性哮喘和急性肺水肿等。
1.呼吸困难最先发生于体力活动时(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即缓解。因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升高,肺淤血加重。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常采取半坐位或坐位(端坐呼吸)。因坐位时回心血量减少,膈下降而肺活量增加。患者采取的坐位愈高说明左心衰竭的程度愈严重,故可据此估计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左心衰竭患者常于夜间入睡二二小时后突感胸闷、气急而被迫坐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有的伴咳嗽,咯泡沫样痰;有的伴支气管痉挛,两肺有明显的哮鸣音,类似支气管哮喘,故又称心原性哮喘。一般在坐起后30分钟以上才缓解。
重者可发展成急性肺水肿(见急性心力衰竭)。有时由于呼吸中枢的供血不足可出现Cheyne—Stoke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可能有:
①卧床后水肿液的吸收和回心血量增加,左室不能承受回流增多的血量而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加重肺淤血;
②入睡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小支气管收缩,影响肺泡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