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过去发生在帝王将相家的病,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过去认为“骄奢淫逸、膏粱厚味”伤人性命、致人早死,其实就是早发冠心病致死。冠心病是供应心肌本身的动脉血管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像米粥样,故名),堵塞血管,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缺血坏死,病人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 ,过去发生在帝王将相家的病 ,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过去认为“骄奢淫逸、膏粱厚味”伤人性命、致人早死 ,其实就是早发冠心病致死。
冠心病是供应心肌本身的动脉血管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 (像米粥样 ,故名 ),堵塞血管 ,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缺血坏死 ,病人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
其实 ,远在心肌缺血和心脏猝死之前 ,血管病变形成的过程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因此 ,冠心病这种塞满医院、布满社区、致人死命的疾病 ,完全可以实施“良医治未病”的策略进行预防。笔者认为 ,应在以下三个阶段层层设防。
冠心病的初级预防 ,主要是对有早发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孩子进行危险因素预防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冠心病始于幼儿 ,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作用下 ,幼儿的动脉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脂质条纹。这时主要是预防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吸烟、糖尿病、超重、肥胖、运动过少等。因此有阳性家族史的孩子 ,或者有肥胖、糖尿病的孩子要早日预防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是相乘的 ,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成倍数增加。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患者已有危险因素 ,预防目的是防发病。如已有高血压、吸烟和高血脂症但无冠心病表现 ,这时要尽最大可能消除危险因素以减少或避免冠心病发病。冠心病发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患者已患冠心病或有亚临床的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病或脑血管病 ,这时预防的目的是“防事件” ,即防止出现“心脏事件”。心脏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梗死、心脏猝死、心力衰竭、心肌血管重建术 ,以及上述事件导致的冠心病住院。
冠心病的防治 ,可以用A、B、C、D、E来概括 :
A为阿司匹林 (Aspirin)和ACE抑制剂。阿司匹林每日 50至 150mg,可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 ,并可在已患心肌梗死时减少死亡率 30%。在著名的HOPE试验中 ,ACE抑制剂雷米普利使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和糖尿病发病减少。
B为 β—受体阻滞剂和控制血压。在已患冠心病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是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减少心力衰竭和心脏猝死发生率的最有效药物 ,对于防治室速、室颤和心律失常极为有效。控制血压可减少心血管发病 ,血压降低 20/10mmHg可使脑中风减少 50%,整个心血管发病率减半 ,心力衰竭发病减少 30%。
C为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戒烟 ,已有 5个以上里程碑性的研究证实 ,他汀类药物降低总胆固醇可减少心脏事件 30%,脑中风 27%,并有Avert试验证实 ,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强力降脂 ,对于减少心脏事件发病的疗效胜过心脏介入治疗。控制吸烟可使心脏发病减少 1/2。
D为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良和控制糖尿病。根据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的建议 ,每天进食脂质占总热量的 30%左右 ,饱和脂肪 (动物脂肪 )小于总热量 7%,多不饱和脂肪占总热量的 10%,单不饱和脂肪占 20%。应多进食植物纤维 ,并控制总热量、减轻体重和多多运动。另外 ,要控制糖尿病 ,除胰岛素和降糖药外 ,其余措施相似。
E为运动 (exercise)和健康教育 (educa tion)。运动以减轻体重 ,可降压、降脂、防癌、控制肥胖、控制糖尿病、防治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运动防病的机理之一是减轻胰岛素抵抗。生命在于运动 ,每个健康人或冠心病人都应进行有氧运动或症状限制性运动 ,病人运动时达到目标心率 (170—年龄 ),每天运动30分钟 ,每周运动至少 5次。
鉴于冠心病发病如火如荼 ,愈演愈烈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冠心病发病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