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血清胆固醇水平随之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上升,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脂质专家一再呼吁,应将降胆固醇治疗列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之首,大力加强降脂治疗,减少冠心病复发事件和冠心病死亡。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已证明,降低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水平可带来显……
近年来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血清胆固醇水平随之升高 ,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上升 ,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脂质专家一再呼吁 ,应将降胆固醇治疗列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之首 ,大力加强降脂治疗 ,减少冠心病复发事件和冠心病死亡。
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已证明 ,降低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水平可带来显著的临床效益。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4S )选用辛伐他汀 ,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研究 (C A R E )及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长期干预研究 (L I P I D )选用普伐他汀 ,治疗轻至中度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 ,研究结果一致表明 ,伴随总胆固醇 (T 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 L - C )水平下降 ,总死亡率、冠心病病死率和主要冠脉事件 (包括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等 )都显著减少 ,对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 (P TC A )和冠脉搭桥术 (C A B G )的需求也明显减少。去年完成的阿托伐他汀与血运重建术治疗研究 (A V E R T ),对确定适于行 P T C A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 ,使这组患者的平均 L D L - C降至 77m g /d l (2. 0m m o l /L ),他们发生心血管事件 (包括心肌梗死、心脏停搏、心绞痛恶化、 P T C A和 C A B G )的相对危险比接受 P T C A的患者降低 36%,后者的平均 L D L - C为 119 m g /d l (3. 1m m o l /L )。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防治建议 )制定并实施已 2年 ,为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现状 ,我们进行了一次回顾性调查研究。于 19 9 8年 10月至 19 9 9年 3月 ,在全国 6个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南京 )22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 ,其中北京有 10家医院。每家医院以心内科为主 ,少数为高干科 ,每科连续抽取 100份冠心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每例患者入院 48小时内 T C和 L D L - C检查结果和直到出院时的膳食干预和药物治疗情况。按照防治建议提倡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应开始降脂治疗的血脂水平 ,即 T C≥ 200m g /d l (5. 2m m o l /L )和 /或 L D L - C≥ 120mg /d l (3. 12m m o l /L ),统计全部患者的资料。进一步按照防治建议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 (N C E P )(第二次成人治疗方案 )中冠心病降脂目标水平 ,即 T C <180m g >
在全国 22家医院共收集冠心病患者病历 2200份 ,其中 2100份 (9 5. 5%)于入院 48小时内有血脂检查记录。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医院的低盐、低脂膳食。 2100例患者中 , T C≥ 2 00m g /d l (5. 2 m m o l /L和 /或 L D L - C≥ 12 0m g /d l (3. 12m m o l /L )者 9 20例 (43. 8%), T C <200m g >
在北京 10家医院收集冠心病患者病历 1000份 ,其中 9 58份 (9 5. 8%)于入院 48小时内有血脂检查记录。 T C平均值为 19 3. 8± 43. 2m g /d l (5. 04± 1 . 11m m o l /L ), L D L - C平均值为 121. 7± 44. 4m g /d l (3.2± 1. 1m m o l /L )。 9 58例患者中 , T C≥ 180m g /d l (4. 68m m ol /L )和 /或 L D L - C≥ 100m g /d l (2. 60m m o l /L )者 489例 (51. 0%), T C <180m g >
22家医院接受降脂药物治疗的 59 0例患者中 ,服用他汀类药者 431例 (73. 1%),贝特类药者 102例 (17. 3%),中成药血脂康者 31例 (5. 3%),其它降脂药者 41例 (7. 0%)。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在住院的冠心病复发高危患者中存在着 35. 9 %~ 43. 1%的降脂治疗间隙。为何存在治疗间隙 ,分析有以下可能原因 : (1)部分医师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仍不足。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急症 (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功能不全 )吸引了医师的注意力 ,着重处理这些急症而未能顾及伴发的高脂血症 ,满足于患者临床情况的改善 ,忽略了降脂治疗。 (2)学术界对我国血脂防治建议宣传不够 ,有的医师对冠心病的血脂干预值、目标值不甚明确 ,以致一些患者未得到积极降脂治疗。 (3)未能普及医学常识,部分患者不了解高脂血症危害性 ,误认为血脂虽高但未直接引起痛苦可不治疗。 (4)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品种较多时 ,对治疗的成本──效益评估不当 ,或怀疑降脂药物的安全性,放弃了降脂治疗。 (5)有的医师和患者未选择临床证据可靠的降脂药物或剂量 ,用药后血脂不能达标。
为缩小治疗间隙 ,使患者更多获益 ,首先要充分认识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各科医师参与血脂治疗的意识 ,使降胆固醇治疗成为冠心病临床治疗重要常规之一。其次 ,要按循症医学原理选择有效的降脂药物 ,如上述各临床研究中使用的他汀类药物 ,这也是防治建议和脂质专家建议首选的降胆固醇药 ,并且要合理应用足够剂量。第三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医学科普教育 ,让冠心病患者以及全社会了解高脂血症的危害 ,了解降脂治疗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投资效益比 ,使患者能自觉地长期坚持降脂治疗。患者中 , T C≥ 2 00m g /d l (5. 2 m m o l /L和 /或 L D L - C≥ 12 0m g /d l (3. 12m m o l /L )者 9 20例 (43. 8%), T C <200m g >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在住院的冠心病复发高危患者中存在着 35. 9 %~ 43. 1%的降脂治疗间隙。为何存在治疗间隙 ,分析有以下可能原因 : (1)部分医师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仍不足。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急症 (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功能不全 )吸引了医师的注意力 ,着重处理这些急症而未能顾及伴发的高脂血症 ,满足于患者临床情况的改善 ,忽略了降脂治疗。 (2)学术界对我国血脂防治建议宣传不够 ,有的医师对冠心病的血脂干预值、目标值不甚明确 ,以致一些患者未得到积极降脂治疗。 (3)未能普及医学常识,部分患者不了解高脂血症危害性 ,误认为血脂虽高但未直接引起痛苦可不治疗。 (4)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品种较多时 ,对治疗的成本──效益评估不当 ,或怀疑降脂药物的安全性,放弃了降脂治疗。 (5)有的医师和患者未选择临床证据可靠的降脂药物或剂量 ,用药后血脂不能达标。
为缩小治疗间隙 ,使患者更多获益 ,首先要充分认识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各科医师参与血脂治疗的意识 ,使降胆固醇治疗成为冠心病临床治疗重要常规之一。其次 ,要按循症医学原理选择有效的降脂药物 ,如上述各临床研究中使用的他汀类药物 ,这也是防治建议和脂质专家建议首选的降胆固醇药 ,并且要合理应用足够剂量。第三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医学科普教育 ,让冠心病患者以及全社会了解高脂血症的危害 ,了解降脂治疗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投资效益比 ,使患者能自觉地长期坚持降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