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Li……
本报讯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 L i n d m a r k等报告 ,对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C A D )病人接受介入与非介入治疗的前瞻性研究表明 ,血浆白介素 6(I L - 6)水平是预示治疗后 6~ 12个月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患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C A D )患者的远期死亡率与炎症性活动相关 ,而 I L - 6可以诱发全身性炎症的标志物── 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研究者为确定血浆 I L - 6水平是否有预测死亡的价值 ,以及在不稳定型 C A D病人中介入治疗或非介入性治疗对 I L -6水平的影响而进行此项研究。
他们利用 19 9 6年 6月至 19 9 8年 8月在 58个北欧医院中对被诊断为不稳定型 CA D的 3489例病人 (67%为男性 ,中位年龄为 67岁 )进行了前瞻性、随机研究。对3 269例病人的血浆 I L - 6水平进行测定。 (J A MA 2001, 286∶ 2107)
病人被随机分为接受早期介入性治疗 (1222例 )组或非介入性治疗组 (1235例 )。后者以及 666例禁忌接受介入性治疗者进一步被随机分为接受 9 0天低分子量肝素 (50000~ 75000I U ,每日 2次 ;共 1140例 )或安慰剂 (1127例 )。然后对随机服药组及介入组在试验开始后 6个月及 12个月的死亡率与 I L - 6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血浆 I L - 6水平至少为 5n g /L者与 5n g /L以下者相比较时 ,前者的未介入组死亡率大为增加 [7. 9 %对 2. 3%,相对危险 (R R )3. 47] ,而安慰剂组为 7. 9 %对 2. 5%;R R为 3. 19。 I L - 6水平高低与死亡的关系对多数已被确定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调整后仍明显相关 ,采用早期介入治疗方案可显著减少那些I L - 6水平升高病人的 12个月死亡率 (死亡率下降绝对值为 5. 1%;P =0. 0004),而 I L - 6水平未升高病人的死亡率未下降。 I L - 6水平升高病人服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后 ,其 6个月死亡率比未服用者低 (绝对下降 3. 5%;P =0. 08)。
研究者认为 ,对不稳定型 C A D病人 ,血浆白介素 6(I L - 6)水平为预示死亡危险增加的独立指标 ,用它可以识别早期介入治疗最有益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