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每年约有一千三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玻其中,冠心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50%左右,心肌梗死患者已超过四千五百万,正在患心绞痛的患者也达到四千多万人。目前,中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在40岁以上人群中约占4%—7%,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预计得在2020年以后才有可能开始下降。然……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全世界每年约有一千三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 ,冠心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 50%左右 ,心肌梗死患者已超过四千五百万 ,正在患心绞痛的患者也达到四千多万人。目前 ,中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在 40岁以上人群中约占 4%— 7%,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预计得在 2020年以后才有可能开始下降。
然而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中 ,尽管冠心病发病率仍高于我国 ,但从七十年代以来正在逐年下降 ,这主要得益于对冠防病的一级 (贡献率 25%)和二级预防 (29 %)的成就。为加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从 19 9 6年以来 ,国际上相继兴起了生命网 (H e a r t C ar e N e t - w o r k )活动。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于 19 9 8年底进行了冠心病患者患病情况调查评估后 ,于 19 9 9年 4月开展生命网工作 ,现将截至 2001年 2月前工作总结如下 :
1.生命网工作方法及程序
(1)评估阶段 :所有冠心病患者入院 /门诊就诊 24— 28小时内 ,评估冠心病病情、诊治及各种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 ,等 )。
(2)干预阶段 :征得患者同意后 ,入选生命网 ,填表建立档案 ,并将主要资料输入计算机内保存 ;确定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案 ,包括药物、介入或手术、以及非药物疗法 ;给病人反复讲解 ,包括床旁、科内、门诊等各种讲座和咨询活动 ;医、护、患配合实施冠心病防治方案 ,尽快全面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3)随访阶段 :分别于出院 /入网后第 6周、 3个月、 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和再教育活动 ,进一步调整防治方案 ;完善随访数据管理 ;出网时进行问卷调查、抽查考试、总结经验 ,使病人真正学会和深化对于冠心病的认识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生命网实施与管理经验及其意义
(1)科主任高度重视 ,经常过问、检查、督促 ;成立生命网执行小组 ;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 ,密切配合 ,各病区及门诊均设几名医生和几名护士带头执行 :科内还设立总协调员,由科副主任和护士长担任 ,做好总体监督和组织协调工作。
(2)将生命网工作纳入临床常规工作中 ,作为医、护工作考评的一个项目 ,以此促进合理用药 ,规范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
(3)生命网促进了医、护、患之间交流。一方面促进了医护接受各种继续教育 ,另一方面对病人或危险人群普及了健康知识。3 .生命网工作结果(1)19 9 9年 4月─ 2001年 2月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生命网知晓率 100%,入网共 1400人 ,入网率 78%。门诊 200人 ,生命网门诊已随访 3000人次以上 ,随访率 87%。
(2)健康教育讲座 ,大课 21次 ,门诊讲课 35次 ,病房 25次 ,听课人数 2500余人次。解答病人提问 371条 ,发联系信件 3000余封 ,电话联系 5100人次 ,发放宣传材料 10000余份 ,病人联谊会召开 3次。
另外 ,生命网走进社区 ,由冠心病二级预防向一级预防扩展。在社区讲课 3次 ,听课数5 00余人次 ,义务咨询 5次。培训出一批优秀的生命网骨干 ,经常参加相关授课和咨询的医生 9人、护士 11人 ,医护人员中评出健康大使 2人 ,参加生命网病人中评出健康明星 3次。
(3)提高了护士的科研意识及交流能力 ,使护士积极参与科研 ,与生命网有关的论文已发表 4篇 ,待发 3篇。
(4)未入生命网或未能随访的主要原因有 :来自非医疗合同单位或外省市病人约 10%,其余为经济原因或复诊困难而难以规律随访者。还有较少数不合作或对生命网意义不重视的病人。
4.新的医学模式转变与深化生命网工程
继续大规模推广生命网经验 ,是一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 1个网络 :回归到新世纪的信息网络时代 ;2项希望 :增强健康意识 ,提高生命质量 ;3种基地 :医护患培训学校 ,塑造五星级医生天地,促进建立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舞台 ;4处载体 :心血管病随访形式 ,病人健康教育课堂 ,医生继续教育的媒介 ,科研的协作网 ;生命网还可架设五座桥梁 ,即社会支持系统──医务人员──全民 ,医──护──患 ,预防──治疗 ,药物──非药物 ,知识──行为之间。因此 ,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生命网工程是时代呼唤和健康需求 ,今后更加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工作 : (1)进一步转变、更新及修养新理念 ,做一名不但能治疗疾病的“战术”医生 ,而且还能指导病人和高危人群乃至全民预防疾病的“战略”医生 ;开展全民立体保健 ,即防、治、保、康一条龙 ,健康为中心。 (2)抓住机遇 ,迎接各种挑战,适应加入 W T O与经济飞速发展之形式 ;更新工作模式 ,适应社会改革 ;上规模、争效益、全国联网、不断发展 ,团结协作 ,为尽快逆转我国冠心病仍在不断上升之趋势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