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美国一项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延长因心律失常而猝死人群的寿命。(Circulation2002106∶2694)主要研究者Providence市Brown医学院的Ellison医师说,虽然β受体阻滞剂的保护性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可能由于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多种作用的联合效果,包括改善冠脉血流、降低血压和心率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本报讯美国一项研究表明 , β受体阻滞剂可延长因心律失常而猝死人群的寿命。 (Circulation2002 106∶269 4)
主要研究者Providence市Brown医学院的Ellison医师说 ,虽然 β受体阻滞剂的保护性机制尚不清楚 ,但是可能由于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多种作用的联合效果 ,包括改善冠脉血流、降低血压和心率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研究者说 ,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使近期发生心梗者的死亡率降低 25%~ 40%,而使发生猝死的几率下降 50%。但是 ,对心肌梗死≥ 3年的患者和因心律失常而具有猝死可能的高危人群 , β受体阻滞剂是否依然具有相似的保护作用 ,目前仍不清楚。
Ellison等进行的这项多中心、非持续心动过速研究 (MUSTT),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以评价 β受体阻滞剂对总死亡率和因心律失常而死亡或心跳骤停需要心肺复苏的预防效果。试验的入选者均有心肌梗死史、左室射血分数 (EF)≤ 40%,并在电生理检查中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选时间距最近的心梗平均为 39周。
研究者将入选患者分为持续性心动过速组和无持续性心动过速组 ,前者随机分为抗心律失常治疗和非治疗组 (即随机组 )。抗心律失常治疗无效的少数患者需置入自动除颤起搏器 (ICD),无持续性心动过速组不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并归入记录组。
他们分析 19 9 0年 11月至 19 9 6年 10月间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85所医疗机构的 209 6例患者(包括 702例随机组患者和 139 4例记录组患者 )的资料 ,其中 79 9例患者接受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随机组 314例 ,记录组 485例 )。未接受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中 , 388例为随机组 , 9 09例为记录组。
研究人员发现 , β阻滞剂组患者 2年和 5年的病死率分别为 16%和 34%;显著低于未接受 β阻滞剂组患者的 2年和 5年的病死率 (分别为 27%和 50%)。
相对于β受体阻滞剂对总病死率的益处 ,它并不能显著降低该研究主要终点 ,即心律失常病死率和心跳骤停的发生率。
研究者说 ,置入ICD的患者不存在这一趋势 ,可能的原因是ICD治疗心性猝死非常有效 ,进一步减少事件的发生率非常困难。
研究者注意到接受 β阻滞剂的患者EF值较高 ,近期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比例亦较高。该研究的缺陷是不能随机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因为是否给予 β受体阻滞剂需要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另一个不足之处是 β受体阻滞剂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时 ,其本身的作用可能被弱化 ,因为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些 β受体阻滞作用。
尽管如此 ,这些高危病人在应用 β阻滞剂后总体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使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 ,对具有MUSTT研究中入选条件类似的临床特征的患者 ,应该适当地给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