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国Blankenberg等报告,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是冠心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强独立预测因子,并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状况无关。IL-18介导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IL-18能诱导T淋巴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生成γ干扰素(IFN-γ),在炎症反应和先天性免疫反应及获……
本报讯法国Blankenberg等报告 ,血清白介素 18(IL - 18)水平是冠心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强独立预测因子 ,并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状况无关。IL - 18介导炎症反应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 ,斑块容易破裂。
IL - 18能诱导T淋巴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生成γ干扰素 (IFN -γ),在炎症反应和先天性免疫反应及获得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 ,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 ,IL - 18表达增加 ,介导局部IFN -γ的释放。动物实验表明 ,IL - 18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抑制IL - 18生成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为观察血清IL - 18水平是否可预测冠心病患者致命性心血管事件 ,Blankenberg等比较了IL - 18与其他慢性炎症标志物的预测价值。 (Circulation 2002, 24∶30)
该前瞻性研究共纳入 1229例明确诊断的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者测定患者基线血清IL - 18及其他炎症标志物浓度。在随访期 (中位时间为 3. 9年 )内 , 9 5例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 ,死于心血管事件患者的IL - 18中位血清浓度显著高 (68. 4pg/ml对 58. 7pg/ml,P <0.0001)。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随IL - 18浓度增加而增高 (相对危险为 1. 46, 9 5%CI为1. 21~ 1. 76,P <0. 0001)。对左室射血分数及其他炎症标志物IL - 6、高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进行校正后 ,这一关系几乎无改变 ,血浆IL - 18水平在最高四分位数的患者 ,心血管事件死亡危险是最低四分位数患者的 3. 3倍 (9 5%CI为 1. 3~ 8. 4,P =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