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强人”,通常是指那些胆识过人、敢说敢干、矢志不移、顽强拼搏,并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著者。这类人大都具备“时间观念强、争强好胜、性情急躁”等行为特征,医学上称之为“A型行为”(或“A型性格)。前不久,在上海进行的一项关于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的调查显示:“A型行为”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为9.76%,而“B型行为”(与“A型行为……
所谓“强人” ,通常是指那些胆识过人、敢说敢干、矢志不移、顽强拼搏 ,并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著者。这类人大都具备“时间观念强、争强好胜、性情急躁”等行为特征 ,医学上称之为“ A型行为” (或“ A型性格 )。
前不久 ,在上海进行的一项关于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的调查显示 :“ A型行为”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为9 . 76% ,而“ B型行为” (与“ A型行为”特征相反 )人群中患病率仅为 3. 84% ;前者远远大于后者。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 A型行为”列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等同于吸烟、肥胖、高血脂等。
“ A型行为”是怎样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呢 ?具体说来 ,由于 A型性格的人具有时间紧迫感强及争强好胜的特征 ,为实现预定目标 ,惜时如金 ,分秒必争 ,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 ,而一旦前进受挫或达不到预期目标时 ,又往往缺乏耐心,容易激动、发怒等。这种持久的恶性心理刺激 ,可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 ,引起血压增高、心动过速、心肌耗氧增加 ,同时可引起血脂升高并促进脂质在血管壁沉积 ,加速动脉硬化。此外 ,紧张状态还可增加血液粘度和血小板的粘附、聚积作用 ,使冠脉血流淤滞或形成血栓 ,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由此可知 ,加强行为保健、矫正“ A型行为”应当成为当今冠心病防治的一个新内容 ,对于具有冠心病易患倾向的“A型行为”者要转化其行为方式。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倡导人们生活、工作松松垮垮 ,不讲效率、不思进取 ,而是要扬长避短 ,在发扬“ A型行为”优势的同时 ,祛除其中的消极成份。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劳逸结合 ,张弛有度 ;再就是要心胸开阔 ,坦然面对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要时 ,还需求助于心理医生 ,给予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