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本Ohtsuka等报道,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从而减轻患者的细胞因子失调。(JAmCollCardiol2001,37∶412)既往研究表明,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血液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抗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0(IL-10)较正常人高,而这些细胞因子的失调参与……
本报讯 :日本 O h t s u k a等报道 ,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 (D C M )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从而减轻患者的细胞因子失调。 (J A m C o l l C a r di o l 2001, 37∶ 412)
既往研究表明 ,充血性心衰 (C H F )患者血液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 (TN F -α )及抗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 - 10(I L - 10)较正常人高 ,而这些细胞因子的失调参与心衰的发生及发展。目前各类心血管药物对于这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影响多半不明确。
该研究纳入 32例心功能 N Y H AⅡ─Ⅲ级的特发性 D C M患者 ,均已接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至少 6个月 ,入选后给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及治疗 12周后检测血液 I L - 10、 T N F -α和可溶性 T N F受体 (s T N F - R 1及 s T N F - R 2),同时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心房利钠肽(A N P )、脑利钠肽 (B N P )水平 ,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大小及左室功能。对照组为 10名年龄相当 ,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良者。
结果显示 ,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 D C M患者血液 I L - 10、 T N F -α、 s T N F- R 2显著高于对照组即 (P <0. 05)。 I L - 10与 T N F -α水平呈正相关 (r =0. 545, P =0. 029 ),另外 T N F -α /I L - 10比值与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呈正相关 (r =0. 677, P =0. 025), s T N F - R 2水平与左室大小密切相关。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期间 ,血液 I L - 10、 T N F -α、 s T N F - R 2显著降低 (P <0.005),同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A N P、 B N P也显著降低。
研究者认为 ,β受体阻滞剂对 D C M患者血液中诸多炎症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相关受体及神经递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可能是其治疗 D C M患者有效的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