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的功能为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其速效缓解心绞痛作用比较满意,并对其速效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与硝酸甘油进行了对照观察,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按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和胸痹心痛诊断及分级标准执行。纳入病例:具备胸痹心痛主证,中医诊断明确,西医诊断为劳累型心绞痛或……
通心络胶囊的功能为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其速效缓解心绞痛作用比较满意 ,并对其速效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与硝酸甘油进行了对照观察 ,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按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和胸痹心痛诊断及分级标准执行。纳入病例 :具备胸痹心痛主证 ,中医诊断明确 ,西医诊断为劳累型心绞痛或自发型心绞痛 ,年龄 18~ 65岁 ,每周发作 2次以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排除病例参照文献标准执行。
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分为大、中、小 3个剂量组 ,每组各 30例 ;男性 34例 ,女性 56例 ,年龄 39~65岁 ,平均 59 . 6岁 ;病程 14天~ 25年 ,平均 4. 14年 ;心绞痛类型包括劳累型心绞痛 86例 ,自发型心绞痛 4例 ;病情程度包括轻度 27例 ,中度 49例 ,较重度 14例。硝酸甘油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 19例 ;年龄 40~ 65岁 ,平均 58. 7岁 ;病程 22天~ 20年 ,平均 4. 10年 ;心绞痛类型包括劳累型心绞痛 29例 ,自发型心绞痛 1例 ;病情程度包括轻度 8例 ,中度 16例 ,较重度 6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P >0. 05)。
2.治疗方法凡入选病例治疗期间原则上要求停用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 ,随机单盲对照分组。
治疗组 :为尽快发挥通心络胶囊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的作用 ,要求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 ,将胶囊打开 ,倒出药粉 ,即刻冲服。根据观察需要 ,分为大、中、小 3个剂量组 ,每组 30例 ,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 6、4、2粒 /次 ,以观察其量效关系。对照组 :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6mg。疗程均为 2周。
3.疗效判定标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按标准进行。
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结果
1.量效关系
(1)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和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大、中剂量组疗效最好 ,明显优于小剂量组及对照组 ,见表 1、表 2。
表 1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情况 (例 )注 :大、中、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a :P > 0. 05;b :P <0. 05;大、中剂量组对比P > 0. 05;中、小剂量组对比P <0. 05表 2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x±s)
注 :各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均为P <0. 01;治疗后大、中、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a :P >0. 05;b :P <0. 01;治疗后大、小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相比c:P >0. 05;d :P <0. 05(2)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大、中剂量组疗效更为明显 ,但各组间对比均为P >0. 05,未见显著性差异 ,见表 3。
表 3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 (例 )
(3)剂量与病情程度的关系观察 3个剂量组分别对轻、中、较重度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结果组内各程度间及各组同程度间对比 ,疗效虽有不同 ,但均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 05),见表 4。表 4剂量与病情程度的关系 (例 )
2.时效关系
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为 6. 4min ,对照组为 3. 9min ;心绞痛症状缓解百分率治疗组用药后 5min内为 23. 33%, 6~ 10min为 50%, 11~ 15min为 16. 67%;对照组用药后 5min为 53. 33%, 6~ 1 0min为 33. 33%, 11~ 15min为 10%。 10min内心绞痛症状缓解百分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3.不良反应
通心络胶囊大剂量组中有 2例用药后出现轻度胃部不适 ,中、小剂量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 5例服药后出现常见的头痛、头胀反应。
讨论本研究提示 ,在量效方面 ,不论是心绞痛疗效、心绞痛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 ,还是心电图疗效 ,均以大、中剂量组为优 ;在时效方面 ,通心络胶囊中剂量组 (常规剂量组 )的平均起效时间 6. 4min ,虽然慢于硝酸甘油的 3. 9min ,但 10min内心绞痛症状缓解百分率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本研究采用心绞痛发作时即刻打开胶囊 ,冲服药粉的服药方法 ,可使其迅速吸收。因而 ,与硝酸甘油相比 ,起效虽慢 ,但 10min内心绞痛症状缓解百分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经初步观察 ,药效可持续 4h左右。由于入选患者的心绞痛发作较频繁 ,服药次数较多 ,因此 ,在 2周疗程内 ,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虽然大、中剂量组疗效相近 ,但 6粒 /次的用量仍嫌偏大。不但会引起个别患者胃部不适 ,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 ,临床推荐以 4粒 /次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