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腹泻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头晕,部分患者出现早搏、心电图有传导阻滞、ST—T波变化,重症患者短期内迅速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从中医观点看,该病属于“心悸”、“惊悸”范畴。“心悸”发生,常与体质虚弱,病后失调有关。虚火内灼,扰动心神而致心悸;恼怒惊恐等精神刺激,使心气不舒,郁久不……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腹泻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头晕 ,部分患者出现早搏、心电图有传导阻滞、 S T— T波变化 ,重症患者短期内迅速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
从中医观点看 ,该病属于“心悸”、“惊悸”范畴。“心悸”发生 ,常与体质虚弱 ,病后失调有关。虚火内灼 ,扰动心神而致心悸 ;恼怒惊恐等精神刺激 ,使心气不舒 ,郁久不化,若火热伤阴可致阴虚火旺。上海市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赵嗣音医师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中有独到之处。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为主。针对病毒感染 ,其使用清热解毒药物如板蓝根、野蔷薇根等 ;控制早搏 ,则采用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的治疗原则 ;对于心肌的传导阻滞使用补气温阳 ,活血开窍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取得较好的效果。
预防心肌炎 ,则应增强体质 ,防治感冒和腹泻。急性心肌炎除积极治疗外还需要卧床休息 3个月左右 ,多吃清淡食物 ,便于及早治愈。即使患有心肌炎后遗症 ,服中药也会起到整体调理 ,控制症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