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以下几种人最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以往已发生过心脏病猝发的人,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有损害的人,高血压患者,肺气肿合并肺心病者,先天性心脏并风湿性心脏病等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医疗气象研究表明,人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在气温较高时体热主要通过汗水和肺部呼出的水分散发,而气温和湿度高达一定界限时……
夏季 ,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以下几种人最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以往已发生过心脏病猝发的人 ,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有损害的人 ,高血压患者 ,肺气肿合并肺心病者 ,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医疗气象研究表明 ,人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在气温较高时体热主要通过汗水和肺部呼出的水分散发 ,而气温和湿度高达一定界限时 ,人体内的热量就很难散发出去 ,如果超过人体的忍耐限度就会发生死亡。据厂州近 10年的人口死亡资料分析 ,在温度高达 34摄氏度以上时 ,死亡人数会明显增加 ,其中以中老年人死于心力衰竭者比例最高。有资料介绍 , 19 80年热浪袭击美国堪萨斯城 ,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人数比平时猛增一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气象部门的预报是指在没有外界及人为因素影响下空气的自然温度。而由于工业发展、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空气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等原因 ,而使“热效应”明显。其实在同一地区的城区内比自然界的温度一般偏高 1— 3摄氏度 ,有的城市中心甚至高出 4— 5. 5摄氏度。再加上人们穿着衣服 ,给人体造成一种“次环境” ,使人体的散热量变少 ,而感到闷热。所以说气象预报气温 33摄氏度以上 ,就应引起注意。要加强防署降温和劳动保护。对危重病人和年老体弱者要加强护理 ,特别是易诱发心衰的人 ,更须注意去除对心脏不利的因素 ,如戒烟酒 ,低脂饮食 ,适量多饮水 ,避免劳累 ,防止情绪波动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热天少外出等 ,加强自我身心保健 ,预防突发性心力衰竭。(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