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邢远翔)8月22日,对京城心脏病人来说是个好日子,继北大医院8月6日首开心衰门诊后,又有同仁、宣武、友谊、复兴、垂杨柳、中日友好医院6家医院的心衰门诊开诊;同时,设在人民医院和同仁医院的先天性心脏病现代治疗中心分别宣布成立。这一全国首家专业治疗先心病的中心,将于每周二、四上午,二、五下午开设介入治疗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是……
本报讯 (记者邢远翔 )8月 22日 ,对京城心脏病人来说是个好日子 ,继北大医院 8月6日首开心衰门诊后 ,又有同仁、宣武、友谊、复兴、垂杨柳、中日友好医院 6家医院的心衰门诊开诊 ;同时 ,设在人民医院和同仁医院的先天性心脏病现代治疗中心分别宣布成立。
这一全国首家专业治疗先心病的中心 ,将于每周二、四上午 ,二、五下午开设介入治疗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 50岁以上患病率为 1%, 80岁以上患病率为 10%。据估算 ,我国约有 360万慢性心衰患者 ,根据临床报告 ,通常 3~ 5年约半数患者会死亡 ,这一死亡率与肺癌的死亡率相差无几 ,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杀手”。此外该病的治疗费用巨大。
目前我国心衰病人在治疗上存在不少问题 ,如该用的药没用或用量不足 ,疗效不确切甚至无效的药仍在使用 ,由于医生不固定导致治疗不系统等。心衰门诊的建立可规范医生治疗,加强对病人的病历登记、长期随访和科普教育等管理。通过采用最新的治疗方法 ,还可改善病人预后 ,降低医疗费用。
我国每年约有 15万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手术才能医治 ,而手术有创伤 ,因此影响了求治的积极性 ,使本来在 4岁即可治疗的疾病拖到 40岁才治疗 ,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专家介绍 ,其实随着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 ,特别是先心病封堵器治疗技术的引进 ,很大一部分病人 ,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肺动静脉瘘、主动脉和肺动脉缩窄 ,都可通过心导介入方法得以根治。介入治疗创伤小 ,不留疤痕,术后两天便可出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作为心衰门诊和先心病现代治疗中心的倡导者、负责人在揭牌仪式上指出 ,专病门诊与管理不仅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更是患者的需要。只有大医院与社区结合、医护结合、专家与行政部门及媒体结合 ,才能做好这件事。